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启动以来,丹江口市清源供水有限公司(以下称清源公司)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工作部署,聚力加强党的建设、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创新驱动发展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锐意改革,奋力攻坚,抓重点、强基础、补短板,切实推动改革行动走深走实,为提升城市供水全生命周期质量,增强国有企业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了成绩。2021年实现扭亏转盈,完成利润631.04 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利润642.68万元,改革成效初显。
一、党的领导把方向,党建引领更有力
清源公司始终把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作为企业改革发展的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把党的领导融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环节。建立完善了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的《第一议题制度》,坚持将学习教育作为工作例会、党建学习、主题党日的首要内容,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建立了《跟进督办制度》,明确党办作为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及上级指示精神的第一责任人,第一时间接收,汇报、分解、传达,做好跟踪督导和检查,确保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党建引领激发供水服务新动能。为筑牢思想根基,让红色精神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强大动能,公司党总支坚持抓好固本培元工程,通过党员的政治学习、初心教育、党史宣讲、我为群众办实事等厚植为民情怀,凝聚发展合力。培育“应急抢险”、“供水抢修服务”先锋队、“新时代文明实践”供水服务队等,通过快速响应、高效服务、靠前服务、上门服务、延伸服务、志愿服务等,在办事流程上作减法,在为民服务上作加法,为民排忧解难,推进获得用水改革,不断提升用户和群众用水满意度、获得感。抢抓右岸水厂新城区水厂、汉江集团“三供一业”供水改造工程、三官殿集镇供水一体化等基础设施和项目建设,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供水保障。优化管网布局、改善供水方式,为东环路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优质供水。实施“四零”服务,改造泵机,铺设管道,全力护航汉江师院丹江口校区重启发展。 改造、新建供水管网及加压、消毒设施,解决土关垭、三官殿、牛河城乡群众及城区高位的双泉山、余家营村、姚沟路、嘉欣小区、党校坡群众吃水难。免费更换IC卡水表,提升水都花园等群众交费便利度。以钉子精神为群众排查管道噪音解民忧。盯关键、查隐患,用心护航学子梦。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和疫情防控大排查,为市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供水保障。
党建带工建,企业文化展新颜。公司工会在上级工会和公司党总支的带领下,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加强企业文化和思想政治建设,凝心聚力建设职工之家。通过党史宣讲、道德讲堂、“中国梦、劳动美”宣讲、“中国好人”投票等,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职工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开展内部岗位技能培训、岗位练兵、技术比武、劳动竞赛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提升职工劳动技能,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激发爱岗敬业和创新动力。开展富有企业特色的职工文体活动和新老职工“传承初心、携手奋进”郊游活动,凝聚改革奋进合力,助力企业发展大局。公司工会被十堰市总工会授予“十星级工会组织”、“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推进清廉建设,阳光水务暖民心。公司狠抓市委巡察整改契机,完善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规章制度,制订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签订目标责任书,实行年度考核。强化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将廉洁从业、廉洁从政纳入党员干部教育、聘用、考核制度,纳入企业文化、职业道德建设,推进清正廉洁入脑入心,不以权谋私,不吃拿卡要,不徇私舞弊。狠刹“四风”,整顿“懒、慢、散、浮”和不作为、乱作为现象,提升为民服务满意度。严肃党风党纪,严肃处理违纪党员。以巡察整改推进工作,杜绝问题反弹。开展清廉企业、平安企业创建,打造阳光水务。坚持水质、供水服务信息、服务承诺公开制度。畅通用户投诉渠道,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实施阳光政务、厂务公开、民主监督管理,将管理置于监督之下。开展供水服务稽查,规范供水服务。强化内部财务管理、审计和监督,杜绝一切不合理开支。落实政治和社会责任,党员结对包户助力乡村振兴。开展共驻共建、党员进社区、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社会治理、群众服务第一线高高飘扬。
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治理能力上台阶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清源公司积极推进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建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初步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修订《公司章程》,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内部制度体系,将“建立基层党组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监督党的方针政策在企业内贯彻执行”写入章程。完善《公司议事规则》,明确党总支会议、经理办公会、中层干部会的议事内容、程序和方法。完善《"三重一大”事项议事规则》,明确三重一大事项清单及议事规则、责任追究。制订《公司党组织前置研究事项清单》,进一步厘清党总支与董事会、经营层的权责边限,明确党组织前置事项、实现路径、基本程序。
二是建立董事会,规范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完善董事会各项制度,为规范董事会运作提供机制保障。完善董事会设置,建立规模适度、专业结构合理的董事会人员配备。充分落实董事会定战略、做决策、防风险的职能作用。企业发展规划、年度经营计划、重大投融资事项、年度财务预决算、重要改革方案、绩效考核办法、薪酬管理办法、经理层选聘工作方案等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依法交董事会审议。董事会依法行使职权,按照公司章程和议事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策有关事项,着力强化企业财务管理,加强风险管控、节能降耗、增收节支及违规投资责任追究,提高国有资本的有效使用和安全性。
三是经理层谋经营、抓落实、强管理职权有力保障。制定下发《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经理层向董事会报告制度》,落实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向董事会报告的工作机制,明确董事会对经理层的授权原则、管理机制、事项范围、权限条件,充分发挥经理层职权。
四是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规范运作。落实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加强监督落实,促进企业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注重发挥职工代表和职代会参政议政作用。企业经营发展的重大事项和涉及职工利益的薪酬改革方案提交职代会讨论表决。各基层工会小组参与基层制度建设、管理考核、厂务公开、生产改革及合理化建议收集等,确保职工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职代会民主评议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全程参与管理人员竞聘和内部考核,使管理置于监督之下。着力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做好3+1《集体合同》的续签。及时收集职工意见,落实各项权利。关注轮岗、困难等特殊群体,做好帮扶疏导等。充分发挥工会桥梁纽带作用,企业风清气正,劳动关系和谐。公司获得 “十堰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丹江口市“五一劳动奖状”称号。
三、完善市场化经营机制,激活发展活力
市场化的经营机制是国有企业打造核心竞争力和活力的内在机能和行为方式。清源公司以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为抓手,切实转换经营机制,激活企业活力。
一是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行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制订《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办法》和《绩效考核办法》,明确各成员岗位说明书、权利义务清单、任职期限,签订聘任协议书及年度任期业绩责任状,按照约定严格考核兑现,到期重聘,兑现薪酬。分管经理兼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靠前指挥,主动履责,行动力、影响力、完成率大大提高。
二是推进市场化用工改革,坚持员工流动和竞聘上岗制度,实行能上能下、能出。制订《中层管理人员任职条件和述职竞聘制度》,明确工作职责、权利义务、任职期限,按照部门职责和工作范围确定管理职数,对照工作表现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采取自查+组织考核+群众考核结合的方式,定期述职考核,给于续聘解聘,兑现岗位绩效工资。建立内部员工流动机制,强化岗位人员轮岗培训,以适应企业自动化生产管理需要,实行部门岗位考核,畅通转岗、轮岗渠道,违法违纪的予以解聘。制订《用工招聘管理办法》,明确条件、计划、程序和管理方式,根据公司发展和岗位需要,确定实施方案分步实施。
三是推进薪酬制度改革,按劳按岗计酬,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对《内部绩效考核办法》和《薪酬管理制度》进行修订完善,实行岗位+绩效+工龄的工资结构。调整机构组成和岗位设置,根据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确定岗位工资。对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绩效目标实行分级季、年全员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测算绩效工资。根据辛苦程度、技术水平、管理难度,加大绩效工资的兑现奖励和分配差距。实现一岗一薪,岗变薪变,破除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
四、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清源公司把创新驱动作为企业发展的重大任务,通过对标提升、自主创新、科技赋能,增强企业发展动力。
一是开展对标提升行动。公司领导亲自带领专班人员学习江浙水司现代化水厂建设及废水处理回收工艺,学习武汉东西湖水司查漏降损攻坚行动部署,学习枣阳水司标准化水质检测中心建设,学习安路水司平流沉淀池运行管理经验等,开拓思维,对标提升。同时紧盯行业岗位技能培训计划及各类在线讲座,及时送学、跟学,提升技能。另一方面结合现代化供水企业、规范化建设、水质检查、优化营商环境、安全生产月等行动,对标检查验收细则,规范完善,查漏补缺,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二是激励自主创新。公司制订有《员工培训计划》,对培训学习和技能竞赛、岗位练兵成绩优异的给予奖励。鼓励员工自学和参加继续教育、职业资格学习,取得资格证书按比例核销费用。鼓励宣传报道,见报刊登的按级别给于奖励。将创新发明奖励纳入企业经理奖励职权,对提质增效、查漏降损、节能降耗取得成效的革新发明及时核销费用,给于奖励。公司水厂、设备科、稽查队职工钻研水质处理、设备节能、降损增效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三是深化科技赋能。现代化的右岸新水厂,制水生产全过程实现自动化控制,出厂水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减员增效。拓展“互联网+供水”模式建设,完善线上服务板块业务功能,实现“一网办”“零跑腿”“不见面”的用水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区域计量设施及在线监测系统,实现压力、流量的实时监控,定时查抄考核表,变爆管抢修、查漏修漏为主动,提高修漏及时率。与专业队伍合作,开展查漏降损攻坚行动,成效显著。及时更新老化和耗能高的机电设备,更新城乡供水消毒方式,节能降耗,提高水质及供水安全。对接智慧水务科技公司,制订供水信息化及智慧水务建设方案,按计划逐步实施升级,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进程逐步加快。
三年的国有企业改革攻坚行动,清源公司在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党建引领更有力,企业治理更规范完善,供水保障、民生服务、营商环境的能力和满意度不断提高,企业活力大大提升,改革创新的潜能被激活,发展环境顺畅,职工改革奋进的信心、决心和能动性显著增强,幸福感、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