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供水综合总第3282期 >2023-01-04编印

吉林市水务集团:抓好漏损指标 稳增长促增效
刊发日期:2023-01-04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本报讯  2022年,面对持续的疫情、极不景气的市场态势,怎样弥补水量欠收的不利局面,吉林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江南分公司通过抓好漏损率指标作为切入点,吹响分公司全员合力攻坚的号角。经过不懈努力,至9月末,集团已超额完成全年漏损率既定计划,预计年底前完成全年营业收入指标。

强化分区计量管理  出实招见成效

江南分公司结合区域特点,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漏损率治理方案,通过完善分区管控、批次普查、攻坚问题、及时整改等工作流程,扎实推进漏损率治理工作。各综合所由专人负责对区域流量计进行监管,做到随时发现异常,随时上报查找原因;查漏维修工作及时跟进,保证将水量损失降到最低。各综合所通过制定流量计统计报表、产销差率统计表,详细记录区域网格内流量计数量、所辖楼房栋数、居民与非居民在户数、在册件数、来水量及每月用水量,通过来水量见表率、用水比及销售水量的分析确认网格内的产销差率。各综合所副所长对查收工作实时监管,严格按照正日率考核,确保正日率按计划完成。对见表率和户均用量波动较大的网格区域,对比去年同期及本年上打的水量进行参考,分析增减量原因,采取增加居民查表频次,特业及大单位加强复查复检的措施追补水量。通过网格分析、计量调控、整体监控、及时调整指标等有效措施,保证了整体营业查收指标的顺利完成。

咬住漏损率指标  堵漏点促增量

各综合所以泵站为中心,加快推进分区治理,结合治损小组分析的增量原因、漏损方向,逐条管线梳理,查漏人员主动日查夜查排查漏点,做到勤查、快定、及时修;科学管控区域闸门,缩小抢修停水范围;坚持“小修不过夜、大修连续干”,缩短漏水、抢修时间。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每个区域的产销差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实现了辖区漏损率整体下降。东山泵站辖区漏损率由15%降至6%;环山泵站漏损率由25%降至15%;吉丰东路DN400线漏损率由35%降至20%。

泵站供水合理调控  压可调量能控

江南分公司结合季节和不同时段的用水需求变化制定供水调度方案,按照“以需定压、按需供水”的原则,合理调整供水压力、来水量,通过加装排气阀增强了管线运行质量。根据供水范围及管网现状,科学管网平差,确保平稳供水的同时,降低泵站出水压力。分公司还有针对性地攻坚重点泵站,实时监测水量变化,及时分析水量波动异常原因,采取预知性维修,多措并举,综合治理漏损率。

堵塞查收漏洞  切实增量增收

江南分公司组织班子成员、后勤人员、客户经理参与调价前的表字贴实和4次大质检工作,对质检中发现的两名重大失职客户经理给予调离本岗,有效调动了客户经理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2022年1-9月份,居民户表用水量完成735.87万吨,较计划增加28.59万吨,对比去年同期增加38.57万吨。稽查人员对特业用水进行多次检查,其中浴池类37次,洗车类32次,宾馆类8次,饭店类35次,其他三产业26次,夜查浴池7次,水鹤日夜轮流检查3次,前三季度共发现用水问题37件,追补水量12784吨。

江南分公司在四季度以时不待我的精神,分秒必争,做到思想上不松动,行动上不松劲,管理上不松软,责任上不松懈,在严格抓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生产经营指标。

(吕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