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科技综合总第3285期 >2023-01-13编印

城市二次供水泵房的数字化应用场景有哪些?
刊发日期:2023-01-13 阅读次数: 作者:文言思维

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和卫生,提高二次供水的水质、水压和管理水平,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实时掌控二次供水的运行情况。

二次供水是城市供水输送环节中重要的一环,也是将自来水输送到千家万户的最末端管控环节,为了保障供水压力和水质,将在每一个小区或片区设置二次供水泵房。

由于二次供水泵房归属的历史问题,有的是属于物业管理,有的属于水司管理,每个二供泵房的自控、仪表、PLC、视频、安防等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在泵房数量众多的情况下,要做到及时掌控、维养及巡检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那么,更多的是需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升管理的效率、降低成本、保障安全及提高巡查便捷性。

下面一起来看城市二供数字化管理的目标、诉求及应用场景。

1.二次供水数字化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二次供水需要借助智慧化达到的能力主要包括通过集中监控、自动化控制、大数据分析、物联网采集、移动互联等技术手段,对二次供水工艺全过程产生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管理、分析,并提供标准服务接口。形成二次供水全过程实时监控、二供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用户用水服务全程跟踪,达到安全优质加压供水、有效降低加压运行成本、节省人力和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二次供水管理水平的目标。

2.二次供水管理的诉求

针对海量泵房、海量数据的管理,系统应配套相应的技术架构,目前,一二线城市水司泵房体量已达到几千个,系统平台应选择合适的技术架构满足城市的海量设备接入、海量数据存储等需求。

海量泵房精细化运维管理难度大、成本高。针对海量泵房的精细化管理,以往的人海战术将面临较大的人员管理压力和管理运营成本。如何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保证泵房的实时监控、及时响应以及高效运维,应满足水司二次供水管理的核心诉求。

二次供水泵房服务能力无法及时跟上水务企业的发展和二供泵房体量激增的速度,影响水务企业服务质量及企业形象。

3.二次供水数字化管理的主要应用场景

二次供水数字化管理的应用场景主要内容包括:

(1)监控诊断:

泵房监控:如果你想了解全市的泵房接管情况、运行情况、分布情况、问题情况,可结合GIS,从全市、分区、泵房分类、问题分类等多维度进行逐级集中监视,让你一目了然,足不出户,看遍全泵房。

异常诊断处理:针对水务企业运营管理中各种突发异常事件,通过异常诊断功能模块,快速识别异常事件,推送报警信息,设立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异常处理及跟踪,帮助水务企业快速响应突发故障,将损失降到最低。

(2)决策分析:管理驾驶舱、报表中心、报警分析、工单分析、能耗分析、水箱水龄分析、错峰调蓄、生命周期、泵房评分、水泵效率分析。

从不同的问题为导向,分析管理需求、运营需求、操作需求等所需要的分析结果数据,辅助进行决策分析。

(3)业务管理:这项内容较多,比如,

工单系统:对各种类型的工单进行派发、处理及闭环管控,做到有始有终。

线上巡检流程:通过泵房实时数据与视频监控的结合,把线下巡检实现在线辅助巡线,提高日常巡检效率,节省人力成本。

(4)移动应用:将集中监视、数据分析、报表、报警及消息提醒等功能全部简化并移到移动端完成,实现去中心化的移动应用,让每一个关注者实时了解每一个泵房的KPI动态信息和运行态势。

本章小结

二次供水泵房所需要的智能化管理,有四个方面需要做到位(“四运”),一是运行到位:安全、稳定、高效运行;二是运维到位:方便运维,快速发现和响应处置;三是运营到位:即责任人到位,实时预警和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四是运管到位:即无人值守到位,标准化泵房,便于接管,实现规范化、无人化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