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284期4版)
《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出版——“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
广泛征集党史资料,为深化党史研究奠定扎实基础
党史资料是党史研究工作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重点征集重大党史事件和重要党史人物资料、领导干部和社会人士个人留存的党史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加大口述史料抢救力度,重视征集国(境)外涉党史资料。在此基础上,整理出版了一大批党在各个时期珍贵历史资料和其他专题资料,切实加强党史资料建设。
组织翻译出版《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档案资料丛书》,共21册,收入1920-1943年间共产国际有关中国革命和与中国共产党关系的文献资料,其中,译自俄文的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发表,十分珍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民主革命时期中共历史、中苏关系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等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原始资料。
编辑出版《红军长征纪实丛书》。这是党中央部署的党史工作重点项目,历经10年完成。《丛书》收录了红军长征亲历者的回忆录、口述史料、长征日记等文献资料,分《红一方面军卷》《红二方面军卷》《红四方面军卷》《红二十五军卷》《沿途亲历者忆长征卷》《日记卷》《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卷》《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卷》《西路军卷》《国民党围追堵截卷》10卷,共计42册、1600余万字,是全面、真实反映红军长征历史的大型权威文献资料集。
与中央档案馆合作编辑中国共产党第一至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档案文献选编。每次党代会分别独立选编,一大到七大共7部,总计466万字。其中六大和七大文献,大部为中央档案馆馆藏档案首次公开发表。
加强党史宣传教育,参与指导党史遗址保护和场馆建设
党史遗址和纪念场馆设施,是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见证与象征,是党的优良传统和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必须加强保护、管理和利用,充分发挥党史资源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组织全国各级党史部门开展大规模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共普查登记革命遗址近5万处,其他遗址5000处,在此基础上,编写出版《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丛书》共31卷、约150册;组织全国党史部门编写《中国红色旅游指南丛书》。
指导、协助上海中共一大、二大和四大,广州中共三大,武汉中共五大,莫斯科中共六大会址恢复和纪念馆重建,特别是展陈资料的收集、展陈内容的设计和把关等;指导其他党史纪念场馆的规划、建设和管理;支持革命老区保护、党史遗址利用和红色旅游开发等。
2010年习近平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一部丰富生动的教科书。”“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教育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党史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内容。”
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和《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将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编译局整合组建为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以加强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统筹党史研究、文献编辑和著作编译资源力量,构建党的理论研究综合体系,促进党的理论研究和党的实践研究相结合,打造党的历史和理论研究高端平台。新时代成立新的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定会有新气象和新的更大作为。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头版头条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一文。“南国春早。”“一月的鹏城,花木葱茏,春意荡漾。”“跨进新年,深圳正以勃勃英姿,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就在这个时候,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各族人民敬爱的邓小平同志到深圳来了!”……该文真实记录了邓小平在深圳视察的情况和所作的重要讲话,《羊城晚报》《文汇报》《光明日报》《北京日报》等越来越多的报纸转发了这篇通讯。3月30日,新华社全文播发了这篇文章。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思想准备。12月29日,邓小平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为“1992年风云人物”。
1992年初,在中国改革发展迎来历史机遇又面临诸多疑问和挑战的关键时刻,88岁高龄的邓小平离开北京,视察了中国的南方。他沿途发表了一系列谈话,发出了震撼时代的强音,阐述了关于中国改革开放的许多重大理论问题。他的南方谈话,加快了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点”
治理整顿的结束和“七五”计划的完成,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迎来了加快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中国的改革和发展也面临着极其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各种分歧和争执愈发严重。
国际上,1990年到1991年接连发生苏联、东欧剧变,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范围出现了严重曲折。国内,1988年伴随价格改革引起的全国性抢购风潮,以及经济体制中一些深层次矛盾的暴露,1989年政治风波的发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