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291期4版)
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离开芳园大厦后,邓小平一行前往珠海度假村。路上,当他看到一幢幢漂亮的居民和农、渔民住宅时,禁不住问起来:“广东的农民收入多少?”省委负责人回答说:“去年全省人均收入1100多元。”邓小平说:我看不止这个数。如果是这个收入,盖不了这么好的洋房,买不起这么好、这么多的家当。这个算数不准确,有很多没有算进去。
当汽车经过景山路时,邓小平看到从车窗外闪过的一座座厂房,高兴地说:现在总的基础不同了,我们以前哪有这么多工厂。几个工厂都是中等水平。现在大中型厂子里头的设备多好呀。过去我们搞“两弹”必需的设备和这些比,差得远呢,简单得很哪,不一样啦!
说到这里,邓小平又谈起了经济发展的速度问题。他说:
经济发展比较快的是1984年至1988年。这5年,首先是农村改革带来许多新的变化,农作物大幅度增产,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广大农民购买力增加了,不仅盖了大批新房子,而且自行车、缝纫机、收音机、手表“四大件”和一些高档消费品进入普通农民家庭。农副产品的增加,农村市场的扩大,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又强有力地推动了工业的发展。这5年,共创造工业总产值6万多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1.7%。吃、穿、住、行、用等各方面的工业品,包括彩电、冰箱、洗衣机,都大幅度增长。钢材、水泥等生产资料也大幅度增长。农业和工业,农村和城市,就是这样相互影响、相互促进。这是一个非常生动、非常有说服力的发展过程。可以说,这个期间我国财富有了巨额增加,整个国民经济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1月27日上午,邓小平、杨尚昆等人在叶选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珠海江海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考察。他听了公司副总经理丁钦元的汇报后,对该公司打破铁饭碗,实行股份制,把职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结合起来,创造性地使公司职工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经济上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公司劳动生产率达到全国同行业的最高水平的做法,表示很赞赏。他高兴地对丁钦元说:“你讲得好。特别是不要满足现在的状况,要日日新,月月新,年年新。不断创造出新的东西来,才能有竞争力。”丁钦元说:我们就是按照您所指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干的。邓小平接着说:不是有人议论姓“社”姓“资”的问题吗?你们就是姓“社”。这时,他又回过头来,对珠海市委负责人说:你们这里就是姓“社”嘛,你们这里是很好的社会主义!
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通知》
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重要谈话后不久,中共中央于2月28日发出《关于传达学习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的通知》。
《通知》指出:
今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先后在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谈话。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邓小平同志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发表了极为重要的意见。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不仅对当前的改革和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知》要求各地尽快逐级传达到全体党员、干部,要求全党同志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重要谈话,认真贯彻落实。《通知》还印发了邓小平谈话的要点。
邓小平南方谈话,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的科学回答,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全党以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为指导,进一步统一思想,为开好中共十四大做了充分准备。
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2年10月12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1989人,特邀代表46人,代表全国5100万党员。江泽民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报告。
十四大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为指导,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4年的实践经验,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决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二是明确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写进党章。大会决定不再设中央顾问委员会。
10月12日,邓小平在住地收看中共十四大开幕式实况转播。听完江泽民的报告后,称赞说:讲得不错,我要为这个报告鼓掌。
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