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巷道的路面修复工艺,这一阶段我们监督重点是两侧水泥路面是否切缝整齐,回填土是否沉降到位,不到位的需要人工夯实;检查路面修复基槽深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12cm……”。
2月16日下午,浙江省温岭市松门镇东门街某小巷,拥有多年监理经验的镇村镇建设办公室工作人员王成霄正在教一群胸前挂着蓝白相间工作牌的人,当进行到路面修复时,监督工作重点应把好哪些关口,注意哪些问题,还在现场解答他们提出的疑问。
这群胸前挂着蓝白相间工作牌的人,是这个镇近期聘请的村级污水管网工程义务监督员。据了解,松门镇在建污水管网涉及东升、松东、东城等30个村,全镇聘请了60名义务监督员。这些监督员的身份,既有村里的主职干部,又有副职,又有“两代表一委员”,还有村里的青年干部、妇女干部、党员志愿者等,他们的职责主要是对在建项目进行质量监督、督促整改、建言献策。
“污水零直排工程大都涉及隐蔽工程,建好以后,看不见,摸不着,那么必须要我们提前介入监管质量。目前来说,我们镇里建立了‘1+1+N’的监管体系,即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加一名专职管理员,加N名监督员,在工程建设中与群众建好沟通的桥梁,确保质量共管,工程共抓,将民生工程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吴永斌告诉笔者说。
当天,该镇分5个点位,分别是路面开挖、管道敷设回填施工,沟槽开挖、管线埋设、回填施工,管砼方包施工,路面修复施工,路面修复完工等,从污水管网施工的不同阶段,一个一个教会监督员们监督的技巧。
从路面开挖到路面修复完工,这次监督体验贯穿了污水管网项目的整个过程,一路上监督员们既听介绍,又实地查看,还能现场提问,又能现场得到答案,让他们受益匪浅。
体验式监督赢得了监督员们的好评,他们说不仅可提高监督水平,还能从不同施工环节,了解到污水管网施工的监督方向。“通过现场观摩,让我们能够很快熟悉工程建设的工艺环节,这对以后的监督会更加的有力度,比如看到什么工艺没有做到位,我们会很快指出问题,让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就进行改正,这样也可大大降低验收时发现问题再‘翻工’的概率,促进工程建设提档提速。”监督员林金明说。
据了解,该镇的监督员不仅可参与工程图纸设计、工程例会、施工检查、工程验收、政策协调等,还有权对施工方案、工艺、工序等提出质疑,施工方必须给予现场答复。
(江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