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300期 >2023-03-11编印

论机关管理人员的修养
刊发日期:2023-03-11 阅读次数: 作者:翟元鑫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 翟元鑫

不知不觉已在机关工作了20年,从一名首都供水普通员工,到成为机关部室的管理者,经过了一个很长时间的锻炼和修练过程。结合自身经历和感悟,以及近年来帮助部室年轻人成长的体会,深深感到由于机关在集团整个管理体系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承担的重要职能,进入机关就要不断提高自我修养,才能提高自身能力、更好完成工作、实现有所发展。

那么,为什么要提高自身修养?怎样提高自身修养?提高的过程中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为什么要提高修养

为了生存,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进行物质生产。在这过程中不断改造自然界,同时不断改造自身,改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修齐治平”,就是要让我们循序渐进认识自己、认识世界、认识自然。

不断提高修养是完成角色转变、完成本职工作的需要。机关管理人员大都由基层优秀骨干选调而来,本身具备一定专业素质,也积累了不少工作经验。到机关后,工作由点到线,再扩展到面,甚至一个体系。内容、形式、任务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加紧学习和修养,才能发现自己不正确的思想、习惯、成见,加以改正,从而提升自身觉悟、培养优秀品质、改善工作方法,完成角色转变。

不断提高修养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目前集团正处于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正全力推进“安全、优质、绿色、智慧”的供水服务体系建设。对于机关管理人员来讲,只有在工作实践中认识环境、认识自己、认识首都供水发展形势和发展规律,不断总结工作经验,才能更好实现承上启下、穿针引线,进而实现集团决策能落实、基层工作见成效的成果。

不断提高修养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需要。机关管理人员成长为集团中层干部后,面对新的视野、新的管理维度以及更繁重的工作任务,更要求我们时时刻刻提高修养,提高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团结群众的能力,同时要继承好、发扬好老京水人“严细、奉献、开拓”工作作风,才能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及北京市的政策精神,才能学习借鉴全国乃至全世界同行业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为集团实现“首都标准 国际水平”的发展目标提供支持。

怎样提高修养

坚定了提高自身修养的决心,更要掌握提高修养方法和路径。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提到“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入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而修养也在循环中得到提升。

在学习中提高。学习是提高修养的首要方法和路径。面对新政策、新知识、新形势,必须有学习的紧迫感。不仅要通过学习完善自身,更要找到工作“抓手”带动骨干,才能形成学习氛围,扩大成效。近年来,计划生产部针对相关岗位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首次举办造价、招标和统计3个专业技术比武,430多人参加。通过理论学习、系统培训,利用题库反复练习,相关岗位人员业务能力显著提升。集团25人考取了二级造价师职称,10余人考取了统计师职称,达到了以赛促学、学以致用,实现理论学习和思想意识修养的统一。

在实践中提高。古代圣人崇尚“吾日三省吾身”,但是古人的修养大都是唯心的、形式的、脱离了社会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修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是离不开工作实践的。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学习了理论、制定了方案后,若不能在实践中良好的执行并不断调整完善,就不能最终解决实际问题,其结果只能是“光说不练”“空谈误国”。针对集团决算项目多、资金量大的特点,实践中科学分析、抓住主要矛盾,重点解决政府资金项目、自筹资金500万元以下项目和三供一业项目,最终实现决算金额从原来年均3亿元,提升到2021年16亿元,2022年17亿元,取得了良好成效。在实践中,个人能力得到提升,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爱岗爱企的思想境界也升华了。

在总结中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工作中的经验是财富,工作中的教训也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善于总结”。通过总结可以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提升管理、逻辑、思维能力。编写规章制度就是做好工作总结的一个好方法。近年来,通过编制印发《项目管理办法》《招标管理办法》《调度会管理办法》以及起草《水源井管理制度》《统计工作制度》,让部门人员有机会从具体工作中抽离出来,站在集团层面、从大局角度来总结修正工作方法和目标。在“学习、实践、总结”的循环往复中不断修正自身,这就是提升修养的最好途径。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提高修养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错误思想,影响了团结,也影响了工作质量,要注意并克服。

克服本位主义思想,做到“跳出本职干本职”,从全局和战略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确保首都供水安全是集团的企业使命,也是我们京水人必须坚守的“国之大者”,我们一切工作都要聚焦这个目标,围绕这个大局。机关工作纷繁复杂,要培养自身气魄和眼光,要研究首都供水事业大趋势,结合长远规划考虑问题,不能只盯着眼前的“一针一线”“一言一行”。我们在完善统计制度和流程时发现,漏损率中免费水指标的报送流程包括管网管理分公司、客户服务部、计划生产部、科技开发部等多个节点,统计时间长、效率低。后经调整将报送流程改为直接报至科技开发部。这些看似微小的调整,积少成多将实现工作效率的整体提升。只要克服了本位主义和局部观点,做到“跳出本职看本职,跳出本职干本职”,才能真正“胸怀天下”。

克服个人主义思想,要克己而守大义。《周礼》有言“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要变的更好,就要时时刻刻的修行,克服人性的弱点,特别是克服惰性。例如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中,如果陶醉于以往经验、成绩、光环,总有“老子天下第一”的错误想法,不能及时虚心学习新政策、新技术、新要求,也不能做到和别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不能克服前期手续复杂、征拆难度较大等困难,就会出现“卡壳”办理不下去的现象。克服个人主义,需要我们主动担当,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增强团队意识,才能从根源上解决。

克服好人主义思想,在坚持原则中做好团结。团结就是力量,但若一味退让,让出原则、让出底线,就会出现软弱涣散和各行其是,就会有“脚踩西瓜皮,滑到哪儿算哪儿”的情形。像年度计划编制工作涉及10多个部室,工作中,我们在项目审核、审批中通过多沟通、多了解,有效避免了因部室职能交叉而出现的重复审核或无人审核的现象。实践中,我认识到只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就能在合作共事中加深了解,相互支持中增加团结。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浅显感受,若能引起一点共鸣或者借鉴,不胜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