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18年以来,四川省遂宁市大英县始终坚持“守一方水土,美一地家园”的初心,深入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总基调,以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为主线,多点发力,多措并举,尽力做好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让绿山常在,清水长流。
新春伊始,玉峰镇方平沟村马力河小流域治理项目现场,工程机械响声隆隆,工人们忙过不停,人字形框改梁沿着山体蜿蜒延伸,一块块坡耕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一片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
近几年来,大英县大力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坚持小流域为单元,实施水土保持小流域建设项目,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村,合理配置林、果、草、畜、牧,并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道路交通、绿化山川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同步推进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极大地改善了流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了乡村经果林、旅游、餐饮、民宿等产业发展。
卓筒井镇为干屏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该村依托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引进社会资本,采取“公司+农户”的管理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经果林近3万亩,走出了一条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路。以河边河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为代表的5个治理项目,不仅有效控制了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还促进了特色产业发展,带活了乡村经济。
修建水利设施、美化村庄环境……随着小流域治理项目的深入实施,蓬莱镇吊脚楼村的变化越来越大,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通往村口,一栋栋琉璃瓦白墙的村舍散布其间,一块块坡耕地孕育着勃勃生机,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悄然展开。
“住上了宽敞的新房子,路修到了家门口,荒坡变成了耕地。今后来流玩的人多了,我们准备发展餐饮、民宿和农家乐”由于生活环境的转变,让村民陈跃全对未来有了美好的憧憬。
水土保持,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从生态城市建设到企业监管,再到小流域治理,该县精准施策,构筑了“水岸、道路、村庄、农田、产业、湿地”的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走出了一条富有大英特色的水土保持之路。
(龚海荣 陈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