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综合总第3303期 >2023-03-22编印

读党史 忆初心(76)
刊发日期:2023-03-22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资料室

读党史忆初心.jpg

党中央治疆方略落地生根

1995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1996年3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专题研究新疆稳定工作。1997年,中央开始从内地省市、国家机关和国有重要企业派出一批骨干力量到新疆工作。此后,对口支援新疆的力度不断加大。

2010年5月17日至19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

2014年5月28日至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新疆未来,明确“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总目标”。此后,新疆围绕总目标谋划和推进各项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9年6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新华社记者曹志恒、于涛《阔步走向长治久安——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5周年综述》一文,回顾总结了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5年来新疆各方面建设取得的辉煌成绩。7月30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中国成立70周年省(区、市)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同志介绍了新疆的发展状况并回答记者提问。7月31日《人民日报》以《新疆同心协力共繁荣》(权威发布)为题进行了报道: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保持新疆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疆与祖国同奋进共成长,天山南北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疆经济总量从1952年的7.9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2万亿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了200倍,年均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从1952年的166元,增长到2018年的4.9万元,增长了37.7倍,年均增长5.7%。

持续开展严打专项斗争,打好反恐维稳“组合拳”。党政军警兵民协调联动,打一场人民战争,铸就反恐维稳钢铁长城。一手抓依法打击暴恐分子,一手抓最大限度争取和凝聚人心,持续深入开展发声亮剑活动,汇聚起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强大正能量。

“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亲”。自2017年起,随着“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开通,走在结对认亲路上的干部职工络绎不绝,先后有112万干部职工与169万户各族基层群众结成超越血缘的亲人,民族团结之花开遍天山南北。新疆的少数民族干部由1950年的约3000人,增加到2018年的42.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0.3%。其中,少数民族女性干部23.3万人,占新疆女性干部总数的51.8%。

坚持民生优先,推进脱贫攻坚、扩大就业增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等具体措施。新疆城乡居民收入由1978年的319元和119元,分别提高到2018年的32764元和11975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2.2%。新疆连续多年将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持续推进各项惠民工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众。2014年至2018年,新疆累计实现231.47万人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底的19.4%降至2018年底的6.1%。全区城镇零就业家庭始终保持24小时内动态清零,保证至少有一人就业。在集中连片深度贫困地区南疆四地州实施3年10万人就业计划。2016年至2018年,新疆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余人次、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30.5万人次。完善控辍保学机制,截至2018年底,新疆学前三年幼儿毛入园率达96.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4.2%。

援疆工作持续推进。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财政对新疆补助累计达2.35万亿元,2018年达到3022亿元,占当年新疆财政支出的60.3%;2010年以来,全国19个省市对口支持新疆,已累计投入援助资金1035亿元,引进合作资金近1.8万亿元。一座座由援疆资金建设的现代化学校、医院、工厂拔地而起,一批批凝聚着全国人民关爱的民生工程、民族团结工程竣工投产,天山南北走上社会发展快车道。

2020年9月25日至26日,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新疆工作,要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新疆工作总目标,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以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多谋长远之策,多行固本之举,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

今天的新疆,各族群众正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团结的力量、更加坚实的脚步,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继续昂首前行。

4-边  党中央治疆方略落地生根.jpg

1995年10月2日《人民日报》隆重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40周年的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