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综合总第3305期 >2023-03-29编印

读党史 忆初心(77)
刊发日期:2023-03-29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资料室

读党史忆初心.jpg

香港回归,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1997年2月初,春节前夕,邓小平在医院会见前来看望的江泽民等中央领导人。在谈话中,邓小平请江泽民转达他对全国各族人民的节日祝贺,并希望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今年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和召开中共十五大这两件大事办好。”2月19日,邓小平逝世。7月1日,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一国两制”构想在香港率先实现。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通过外交谈判并以“一国两制”方式解决港澳回归问题,这是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的新贡献。香港如期回归祖国,开创了港澳两地和祖国内地共同发展的新纪元,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

中英关系中的首要问题是香港问题,要找到这一问题的答案,必须首先回顾一下中英关于香港问题谈判的提起、分歧的由来和发展。按时间划分,中英谈判大体可分为两个阶段:1982年至1992年为第一阶段;1992年到1997年香港回归为第二阶段。

1982年9月24日,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华访问时,中国政府向她正式提出关于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的决定。邓小平当时在会见撒切尔夫人时指出:“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中英“就是在这个前提下来进行谈判,商讨解决香港问题的方式和办法”。英国政府“应该赞成中国的这个决策。中英两国应该合作,共同来处理好香港问题”。

谈判历时两年:从1982年9月撒切尔夫人访华至1983年6月,双方主要就原则和程序问题进行会谈;从1983年7月至1984年9月,由两国政府代表团就具体实质性问题进行了22轮会谈。

1983年4月4日,邓小平审阅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关于解决香港问题修改方案的请示报告》,批示:“我看可以。兹事体大,建议政治局讨论。”后来,就是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修改形成了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12条基本方针政策,并写进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由于英方一度坚持三个不平等条约仍然有效及“主权换治权”的主张,曾使谈判难以进行。为此,邓小平再次告诉英方,如继续坚持上述错误立场,中国将于1984年9月单方面公布解决香港问题的方针政策。会谈最后还是以中国政府提出的关于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由港人治港和现行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等原则进行。1984年12月中英双方最终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随后,中国开始着手制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从1985年7月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正式成立,到1990年4月正式通过《基本法》,总共历时4年零9个月。两国外长在《基本法》即将颁布的时候,在7封近万字的信件往来中曾就香港1995年选举,包括立法局分区直选数目等香港改制发展问题交换了意见,并在原则上达成一些谅解和协议。英国前外相杰弗里·豪公开赞扬说,“我们能在基本法这份中国宪法文件中获得95%我们熟知的法制,可算是奇迹”。

可以说,1982年以后的几年间,中英双方在香港一些重大问题上有过较好的磋商合作,中英联合联络小组和土地委员会的工作也取得不少成果。

但在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后,英方错误地分析中国国内和国际形势,改变了对香港的政策,在香港问题上采取了与中国政府不合作、甚至对抗的态度,从中英联合声明的立场倒退。

1992年10月初,英方在没有同中方磋商的情况下,由新上任的港督彭定康在施政报告中突然抛出“改制方案”,企图改变两国政府间已经商定的联合声明与基本法衔接的原则和两国政府已经达成的有关协议和谅解。彭定康置中方多次劝说于不顾,一意孤行地单方面采取行动,从而挑起了一场长达6个月之久的中英公开论战。

从1993年4月22日至11月27日期间,中英双方又举行了17轮会谈。“直通车”问题是双方会谈中讨论的一个重要议题。香港立法局是每4年选举一次,1995年选举出来的立法局要跨越1997年。前两年为香港立法局,而后两年为特别行政区立法会。按全国人大有关决定的规定,1995年选举产生的立法局的组成如符合该决定和基本法的有关规定,其议员拥护基本法,愿意效忠特区政府并符合基本法规定条件,经特区筹委会确认,即可直接过渡成为1997年的香港第一届特区立法会议员,故称为“直通车”。谈判中,英方不断设置障碍,并单方面停止已进行17轮的谈判,将有利于平稳过渡的改制“直通车”拆毁,强行将其“三违反”方案付诸实施。

鉴于英方的不合作态度,中国政府明确宣布:依靠自己的力量,依靠广大爱国爱港同胞,一定能够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和按期恢复行使主权。为此,进行了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准备工作。在经济和民生问题上,尤其在一些跨越1997年的大型基建项目方面,例如新机场及有关工程的建设,中国政府为维护港人的长远利益,保持香港的长期稳定繁荣,作出了积极的努力。

中国推动英方重回合作轨道

尽管英方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中方仍然希望英方能“减少麻烦,多做实事,增加合作”,并在一系列问题上积极推动英方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