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4月14日,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22/2023年会综合大会上,武汉市水务集团(以下简称“武水集团)获得中国水协“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授牌,集团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关凯上台接牌。自此,武水集团培训基地成为中国水协职业技能培训12所基地之一。
武水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集团公司继取得武汉市人社局授权的“武汉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武汉市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评价组织”双资质,获得“武汉市产业工人培训基地”授牌后,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由企业内训到面向社会市场化运作取得的又一项突破。
据悉,2022年,武水集团正式申报了中国水协职业技能培训基地。经过资格审核、专家初审、专家现场考察、专家终审、在线公示等环节,武水集团培训基地最终成为12所中国水协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之一,培训内容涵盖化学检验员(供水、排水)、自来水生产工、污水处理工。
“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是企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多年来我们非常注重人才特别是技能人才的持续培育”。该负责人介绍,武水集团于2021年筹建武水既济科技教育发展中心,在开展企业内技能培训、技能竞赛、技术评级等工作的同时,面向社会进行市场化运作,培养水务专业技术人才,输出“武水模式”和“武水做法”。
武水集团培训基地对集团公司内各工种进行全员技能培训,开展技术比武,以赛促训、以训促学。近几年来,武水集团培训基地累计开展各类培训66班次,培训人数8055人次。其中,开展针对一线生产核心岗位人员的培训21班次,参训人数1581人;针对专业技术人员培训42班次,参训人数5071人;新(转岗)员工岗前培训、导师带徒培训192人。组织实施了4个工种的技能等级认定,取证169人次,其中初级工104人次、中级工58人次、高级工7人次。
武水集团通过技能竞赛、技能培训、技能推优等手段,先后培养出以王琼、彭立波、涂利星为代表的一批高技能人才,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技术能手”、“湖北省首席技师”。陈诚、石祥玺、蔡文等青年技术工人从国家、省、市级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屡创佳绩。发挥领军人物带头作用,在企业中孕育了湖北省王琼技能大师工作室、武汉市彭立波技能大师工作室。
“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迫切要求。”武水集团依托自身优势资源深耕企业职工技能培训同时,不断借力借智慧,深化开展校企合作,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技师学院合作挂牌成立了人才培育基地,协同修编了《供排水职业技能培训系类教材—泵站运行工》、《供排水职业技能培训系类教材—供水营销员》、《供排水职业技能培训系类教材—供水管道工》系列教材丛书,在人才合作、资源共享、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全领域合作。
下一步,武水集团将持续做好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培训基地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切实为打造全国水务行业高精技能人才提供全维度、高融合的培训平台,助力新时代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武汉水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