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宋 巍
企业宣传人员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故事讲述者和报道者。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素质高的宣传员队伍,是企业做好宣传思想工作的核心基础。
一、加强宣传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企业宣传工作担负着内聚力量、外树形象的重要使命。企业宣传员的重要职责使命就是要积极宣传阐释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宣传解读上级的指示精神,宣传企业文化,宣传企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宣传推广各基层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等等。宣传员队伍是开展宣传工作的主体,其政治素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决定了企业宣传工作的整体效果。因此,加强宣传队伍建设是提升企业宣传工作水平的关键;建立一支忠诚实干、本领高强的宣传队伍,对展现发展成效、提升品牌形象、凝聚职工力量、传承企业文化、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当前企业宣传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重视程度不够。有些单位存在重业务轻宣传的思想,对宣传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由于对宣传工作重视不够,导致对宣传人员的重视也不够。有的单位甚至没有建立宣传员队伍。有的即便建立了宣传员队伍,也任由宣传员自己干自己的,未提供有效支持和系统帮助。
建设机制不完善。一是队伍稳定性不强。宣传员多以新入职年轻同志为主,日常还兼任其他岗位。一旦出现任务集中或者人员成长了,就更换宣传员,难以形成长期系统培养。二是培训不系统。培训目的、方式、效果没有统筹规划。培训以举办一次讲座,或一次交流等单一、碎片化的形式为主,未形成系统培训。三是考核方式单一。多以上稿数作为考核指标。对宣传的时效性、传播的针对性、形式的有效性未做明确要求。
专业化水平不高。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但是目前基层单位宣传员多为技术骨干,缺少专业的学习和训练,与岗位要求有一定差距。一是认识有偏差。有些宣传员不清楚宣传工作的职责使命,认为宣传工作就是做点粉饰文章,宣传变成“完成任务了事”。二是新闻敏感性不强。不善于细致观察和敏锐洞悉,抓不住工作的关键节点和特色亮点。觉得都是日常工作,没有新闻线索。三是写作能力不强。基层单位宣传员文字功底和写作能力参差不齐,且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撰写稿件时多是凭经验和感受,稿件不太符合新闻写作要求。
三、加强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
“实”字当头,高位统筹。领导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关键。各单位应成立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由“一把手”或者宣传主管领导任组长,各部门(下一级单位)负责人为组员,建立工作领导机制。单位每年应结合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制定宣传工作计划,明确责任领导和部门,将宣传任务层层分解。对重点稿件主要领导做到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亲自修改。
“严”字当头,完善管理机制。要分级建立专兼职宣传员队伍。在机关层级设立专职宣传员队伍,在基层单位的科、所、班设兼职宣传员,把“宣传网络”的触角延伸到各部门各班组。同时,尽量保持通讯员队伍稳定。要采取对口负责制。专职宣传员对口负责几个单位或部门的信息收集及修改,在提高写作水平的同时,学习不同岗位的业务知识,确保日常信息不遗漏,重点信息报得准。要建立全面科学的考核体系。既要考核上稿率,也要充分考虑报道的时效性、宣传的深入性、传播的有效性和形式的丰富性。通过丰富考核指标引导宣传工作开展得更丰富。
“新”字当头,强化系统培训。人员培训必须是长期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必须充分考虑宣传员的学习特点,利用新技术新平台创新开展培训。比如,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积极探索、创新实施“小班制”线上教学。将集团89名专兼职宣传员分为4个线上班级,每个班级配1名班主任(宣传部门人员担任)和1名助教(基层单位骨干宣传员担任)。通过线上陪伴式教学,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培训结合基层单位需求,以日常稿件为案例,将培训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每周录制培训视频,定期发布,随时答疑解惑,让学习从吃“大锅饭”变成了吃日常“小灶”。系统破解写作培训力量不足、形式不多、辐射不广等问题。通过持续性培训,集团通讯员队伍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得到广泛好评。
“践”字当头,持续提升实践能力。学习是基础,实践是关键。宣传员水平提升不仅需要系统学,更需要领着练。比如,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在做好线上系统教学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弘扬时代主旋律 丈量脚步出精品”两级宣传员走一线实践活动。组织各级宣传员选择单位有代表性的关键节点和重要点位,深入现场采访,形成鲜活生动、可读性强的通讯报道。通过具体的采访写作实践,来持续固本强基、提升“四力”,进一步强化宣传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