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320期 >2023-05-20编印

守护城市生命线 润泽百姓千万家
——南京水务集团落实《南京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工作纪实
刊发日期:2023-05-20 阅读次数: 作者:admin

●范 星 谢宏松

江苏省南京市依江而生,浸润着六朝烟水气,诉不尽江南水韵美。水,是这座古都的文明之源、生态之基、生存之本。

2021年1月1日,《南京市供水和节约用水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南京水务集团认真贯彻《条例》内容,在夯实供水安全根基前提下,坚持规划引领,突出节水优先,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推进供水设施改造、提升民生服务,为城市供节水管理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供水体系建设 为城市建设注入“水动力”

优化城市供水布局。近年来,南京城市功能布局不断优化,集团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加快水厂改、扩建,目前已有8座自来水厂,总生产规模276.2万立方米,供水范围东至句容市宝华镇,南达高淳区和溧水区,向北覆盖江北新区核心区,呈现水厂布局合理、规模适度超前的供水格局。为了助力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集团先后改造并接受烷基苯水厂等“三供一业”自备水厂、供水居民区67处。目前,龙潭水厂、燕子矶水厂改建工程以及麒麟增压站和西善桥增压站扩建工程正加速推进中。

补齐应急供水短板。2021年,历时5年建设的南京主城区应急水源工程实现通水,作为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重点民生实事项目,该工程可实现常用水源和备用水源即时切换,有效应对突发污染事件。去年,集团成立了应急供水管理中心,专门负责主城区应急供水设施保护、运行和维护管理,南京主城400多万居民的基本用水需求有了“安心备份”。

畅通城市地下“血脉”。集团每年都会结合城市更新、小区改造及管网情况,组织实施管网改造,从根本上解决漏损,降低爆管发生率。十三五期间,集团完成管网改造约540公里。近两年,集团出资完成100毫米及以上老旧管网改造约100公里。

去年,集团制定了《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工作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排水管网整治工程,优先改造存在安全隐患、多次维修、材质落后、运行年限长、管径大的老旧管网。目前,集团供水管网已拓展至11000公里,其中管径75毫米以上管道7300余公里。未来,集团计划于2025年底前完成约55公里水泥管和口径600毫米及以上灰口铸铁管更新改造,于2027年底前基本完成约250公里的老旧供水管网更新改造,总投资约9.28亿元。城市地下“血脉”不断延伸、扩容,纵横交错的供水管网交织出一幅普惠民生的生动画卷。

三年来,历经新冠肺炎疫情、高温酷暑、大汛、极寒天气的重重考验,优质供水从不打折扣,2022年最高日供水量突破240万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老百姓“稳稳的幸福”背后,“南水人”以实干践行“人民至上”的诺言。

夯实供水安全管理 为城市运行提供“水保障”

逐级把控水质。集团从源头把关,严格规范水厂取水口建设,建立了水源地三级巡视制度和水源污染的应急响应机制。为加大水质检测力度,集团常态化做好原水、出厂水及201个管网水质采样点的水质检测。2021年,主城自来水厂全面完成深度处理改造,各项出水水质指标均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近年来,集团先后建改、接收了全市二次供水泵房1773处,依托智慧水务管理平台,完善二次供水综合管理系统,通过“一箱一档、一泵一档”以及清洗、维护、保养、抢修系统优化等功能升级,实现对主城区二次供水增压站、二次供水水箱的科学调控,全力保障供水“最后一公里”。

深耕直饮水市场。为满足不同用户多样化的供水需求,集团建立配套运维体系、加强终端用户服务,加快拓展直饮水新兴业务领域。如今,集团与万科、金基、保利等多个企业签署了60个直饮水合作项目,在南京市域内日渐形成丰源直饮水品牌效应。

从取水到生产到管网末梢监测,到直饮水品质再提升,“放心水”“舒心水”“优质水”……汩汩幸福水,流入千万家。

节水优先绿色发展 为城市发展写好“水文章”

集团持续深化节水意识、强化技术改造、优化长效机制,积极争当节约用水的践行者。

强化生产工艺节水利用。集团将“节水优先”理念融入生产工艺之中,通过优化水厂快滤池反冲洗模式、分段控制沉淀池排泥、循环利用深度处理臭氧发生器冷却水、老旧管道及设备改造、加强厂站自用水计量管理等举措,将自用水率控制在5%以下。去年,集团节水案例获得南京市节水、护水优秀案例奖。

强化供水管网漏损管控。集团坚持科技赋能抓节水,以“智慧”手段大幅提高漏损管控覆盖率。一是依托技术手段杜绝地下隐形的“跑冒滴漏”。实时监测供水管网夜间最小流量,评价 DMA 区域的最小泄漏水平,降低供水管网漏失。在常规管道检漏的基础上,采取手机现场报漏、红外热成像等措施提升检漏效率。2022年,全年维修市政暗漏715处,维修管理表内暗漏754处,挽回水量2101万立方米(按半年计)。二是依托营收系统发挥漏损数据分析决策作用。通过营收系统接入远传表管理平台的流量数据,开展分区计量用户水表普查、统计、分析。2021年以来,集团已发现约1.7万户企业用户水量异常,并向市节水办公室提供约 5.2万条水量信息。三是依托信息系统优化供水管网应急处置机制。为保证维修抢修效率,集团采取“工单统一调度,维修分片区实施”的方式,依托信息化系统,一旦发现漏水警情,迅速确定最优方案并就近调配抢修力量,第一时间前往处置。同时,多途径建立联动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大幅提高止水、维修速度。

强化再生水应用拓展。集团积极贯彻“分质制水、按需供水、水尽其用”理念,把再生水作为绿化灌溉、路面清洁、生态环境河道补水水源,实现水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去年,集团先后与鼓楼区、秦淮区水务局达成再生水利用意向性协议;江心洲污水处理厂为市政绿化、道路洒水清扫提供日均350立方米再生水;城东三期污水厂利用再生水作为南部新城冷热源,结合蓄冷/蓄热技术实现跨区域供冷供热,再生水业务规模稳中有升。

目前,集团城南、仙林、铁北、桥北、城东三期、江心洲等六大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生产能力达40万立方米/日,每天为北十里长沟、金川河等14条河道补水,再生水在南京的整体利用率已超过22%。水清岸绿、文昌人和,“南水人”全心全意为百姓打造家门口的诗和远方。

加速供水服务升级 为城市生活做好“水服务”

集团依托信息科技,加快构建政务水务一体化及智慧服务建设,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水务服务“提速升温”。集团聚焦服务工作中的痛点、难点、堵点及服务短板,以实际行动推进“放管服”改革等重点任务。为构建“互联网+政务+水务”的服务新生态,集团通过优化智能终端建设、强化数据共享融合、深化信用及评价体系建设等路径和信息化手段,对智慧水务平台的营收管理、客户管理、用水终端等进一步提优升级,全力打造“智慧水务服务”示范项目。

业务流程再简化、服务效率再提升,不断升级的“南水”服务,为南京跻身全国营商环境十强城市,“获得用水用气指标”取得优异成绩,入围标杆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便民惠企落地见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集团切实履行国企责任,为符合条件的项目提供红线外工程免费接入服务;对受疫情影响缴纳水费困难或不便的用户提供延期缴费服务;“欠费不停供”,免收违约金;落实水资源费减征及污水处理费缓缴政策;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专项服务活动……点对点、面对面,一项项硬核实招为困难群体解忧纾困、为社会复工复产贡献力量。筑牢全市“稳经济”的供水防线,“南水人”义不容辞。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南京水务集团将不断夯实国有企业供水和节约用水主体责任,不断深化《条例》贯彻实施,以增进民生福祉为导向,全面提升城市水安全保障。“南水人”矢志不渝、勇毅笃行,在城市的地下“生命线”上用心谱写“水花飞歌、润泽万家”的幸福弦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