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319期4版)
飞天中国
——“这一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着陆月球虹湾区域。15日,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玉兔”号月球车互拍成像。中国探月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圆满完成,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月球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开启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自主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内的冯·卡门撞击坑内,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嫦娥四号的成功着陆,是人类又一个航天梦想的成功“落地”。
3日11时40分,通过“鹊桥”中继星的“牵线搭桥”,嫦娥四号着陆器获取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这是人类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拍摄的第一张图片。年近九旬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院士说:“这一刻,我们都是幸福的追梦人!”
“世界的北斗”
2007年4月14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北斗二号导航卫星,正式开始独立自主建设我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
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第一、二颗组网卫星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球组网的开始。这是和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系统、欧洲伽利略系统并列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018年12月27日,北斗三号基本系统宣告建成,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至此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部署比原计划提前半年全面完成。
完成星座部署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最高、与百姓生活关联最紧密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也是我国第一个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
从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启动建设以来,20多年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完成44次北斗发射,先后将4颗北斗一号试验卫星、55颗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组网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任务成功率100%。2017年开启全球组网以来,两年半时间,连续成功实施18次北斗系统组网发射,将30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射组网速度新纪录。
此次发射的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收官之星是第30颗北斗三号卫星,是一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经过一系列在轨测试入网后,它将和其他北斗卫星一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和其他特色服务,北斗系统也将真正成为“世界的北斗”。
联合国外空司专门发来视频,祝贺北斗系统完成全球组网部署,肯定北斗系统正在推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赞赏北斗系统在和平利用外太空、参与联合国空间活动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北斗三号全球系统星座部署完成,是我国从航天大国迈向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
全面取消农业税
2005年12月29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于1958年6月3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2006年2月22日,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一张面值80分的《全面取消农业税》纪念邮票一套一枚。邮票被设计成日历的格式,充满深意:上面一页大大的“税”字正在被撕掉,寓意取消农业税;露出半面的后一页,则是庄稼在彩虹下葱郁生长,寓意取消农业税后农村农业大发展的前景。
1990年2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通知》,农村税费改革由此拉开序幕。
200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自愿的前提下,在安徽全省进行改革试点。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主要内容为“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取消乡统筹费、农村教育集资等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统一规定的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调整农业税和农业特产税政策;改革村提留征收使用办法。此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由点到面稳步推进。
从2004年起,中央连续颁发有关“三农”问题的“一号文件”,提出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2005年12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自2006年1月1日起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从2006年起全面取消农业税,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正式成为历史。农村税费改革减轻了农民负担,使农村税赋制度更加合理,为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奠定了基础。
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并作出全面部署。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2020年1月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这份2020年“一号文件”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对做好“三农”工作,确保脱贫攻坚战圆满收官,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