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七大首次网络全球同步直播党代会
2007年10月15日,8时30分,中共十七大首批现场图片传到网上,文字直播同步开始;9时,十七大开幕,人民大会堂国歌响起。伴随着网友们的一次次点击,十七大开幕式的图文和音视频直播信号同步传遍全球……对如此重要的政治活动进行网络全球同步直播,这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2007年10月15日至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大会正式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全国7300多万党员。胡锦涛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大会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宝贵经验;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阐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录音笔、网线、电源……10月15日7时,人民网技术工作人员背着鼓鼓囊囊的大背包赶到了人民大会堂。
人民网设在大会堂现场的直播间里一片忙碌。
除了开幕式,人民网还将实时报道十七大期间的各场新闻发布会、记者招待会、代表团开放讨论等,并现场直播新一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新华网、中国网、央视国际也都将进行现场直播。
网络,正在成为党代会开放的渠道、沟通的平台。
开幕当天,人民网强国论坛开辟“直播同步评”板块,网民踊跃发帖,对十七大报告中的多个热点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10月16日下午,人民网手机强国论坛发起的“千万手机网友提问党代表”大型联合访谈开始刚一个小时,手机网友就提出近200个问题。参会代表们纷纷表示:“在手机网络上与网友们相见,真是一件新鲜事儿!”
10月16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河南厅内座无虚席,气氛热烈,照相机、摄像机齐齐将焦点对准了正在这里讨论政治报告的河南代表团。这天是大会安排的河南团开放日,开放的河南再度吸引了中外媒体的目光。人民网的记者、编辑更是早早地来到了现场。互联网对党代会代表团的讨论进行现场直播,这还是第一次。
开放的心态,带来开放的形象。十七大,处处都能感受到“开放”两字。
大会上的“新闻大战”,随处可见。十七大新闻中心提供的数据显示:有来自55个国家和地区的310家媒体共1135名记者报名参加了十七大的报道,近700名境外记者在人民大会堂报道十七大的开幕式。
在忙着“捕捉”目标代表的记者人群中,身穿红色马甲的中国少年报小记者和身穿绿色外套的中央电视台小记者引人注目。作为大会开放措施之一,十七大新闻中心批准了这两家媒体派遣6名中小学生到会采访。
“党代会越来越开放了。”“无论是政府层面还是党的层面,中国的开放度与透明度都在日益增强。”采访中,许多记者都这样表示。
汶川抗震救灾,北京梦圆奥运
2008年“5·12”特大地震第二天,三岁男孩郎铮从北川废墟中获救后,向解救他的解放军战士敬礼;地处重灾区的北川中学新区废墟上,红艳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这些画面深深地感动了大家……3个月后,灾难中磨砺的中国,为世界呈现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中国组织开展了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同年8月8日至24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中国首次举办奥运会。
争分夺秒抗震救灾
这次汶川地震强度烈度高,震级达里氏8.0级,最大烈度达11度,均超过唐山大地震,相当于数百颗原子弹的能量在10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瞬间释放;影响范围广,波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6个省(区、市),417个县、4624个乡(镇)、46574个村庄受灾,灾区总面积4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4561万人;救灾难度大,重灾区多为交通不便的高山峡谷地带,加上地震造成交通、通信中断,河道阻塞,天气恶劣,救援人员、物资、车辆和大型救援设备无法及时进入现场。
地震造成极大破坏,人员伤亡惨重。截至6月27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86人遇难,374174人受伤,18457人失踪。倒塌房屋652.5万间,损坏房屋2314.3万间,北川县城、汶川县映秀镇等部分城镇夷为平地。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在第一时间,党中央、国务院果断决策,紧急号令。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立即作出重要指示: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连夜召开会议,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任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总指挥部迅速成立,指挥机构高效运转。主题只有一个:“第一位是救人!”“一线希望,百倍努力!”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