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贞雄 张建干 文/图
最近,位于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的淮安二号污水泵站配电房突然停电,导致上游主干管网污水提升受到影响,接到消息后,福州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一支“保电抢险突击队”迅速响应,经过38个小时紧急抢修后故障排除,全力保障了城市排水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停电了!快来看看……”,排水公司泵站运维部的泵站维护负责人程贞雄在家中突然接到值班人员电话,反映淮安二号污水泵站出现配电房断电情况。
收到消息后,程贞雄即刻前往现场查看情况并同时向公司报告,在对设备外观、气味、内部电子元件及电气线路等一一检查后,初步判断泵站断电非内部设备故障引起。他立即与电业局人员联系,一同对泵站外部电源接入点环网柜进行确认,发现断电为用户端故障造成,同时结合此前检查情况,判断故障由环网柜至泵站高压进线柜之间的高压电缆损坏引起。
当天下午,排水公司泵站运维部电气工程师张建干赶往现场,组织技术人员对配电房高压柜的进线电缆进行耐压试验,发现其中一相电缆耐压试验不通过,推测该相电缆存在故障点,但寻找故障点的几个难题摆在众人眼前:一是环网柜至泵站配电房距离较远,高压进线电缆长度约有两百余米,寻找范围大;二是泵站建设时间已久,原高压进线电缆由杆上布线改为缆化下地,电缆布置路径不明晰;三是周边地形地貌因温泉泵站建设以及居民开垦菜地而发生了较大改变,部分电缆工井被埋入土下。
淮安二号污水泵站位于西三环路辅路与淮安路交叉口东南侧,每天承担着淮安路南北两侧部分小区及农林大学校区产生的2万吨污水升压重任,停电后所有污水处理设备均无法正常工作,会造成上游主干管网污水无法提升、收集,如发生污水外溢,将严重影响城市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
情况十分复杂,但抢修任务刻不容缓。得到最新消息后,该公司总经理助理黄世俊立即赶赴现场并召集泵站运维部精干力量和公司的电力抢险队伍成立了“保电抢险突击队”。经过大家现场分析,预判电缆故障大概率为高压电缆中间接头附近出现绝缘老化,抢修工作当务之急要找出高压电缆中间接头所在工井。为此,保电抢险突击队在当天下午埋头寻找电缆故障点目标工井,但一下午过去,仍未发现工井位置。
随着时间推移,夜色渐浓,天气也愈加寒冷,寻找难度进一步加大。此刻,抢修赛似乎将按下“暂停键”,黄世俊的心悬了起来,“怎么办?污水泵站停运若发生污染事件,会造成较大社会影响!不行,得赶紧制定抢修方案!”于是,黄世俊在现场紧急召开抢修方案讨论会,最终决定首先要在次日继续寻找电缆故障点,其次要保障泵站临时用电,最后若找不到故障点,则需要重新布设进线高压电缆。他立即向上汇报,并对保电抢险突击队第二天的工作进行了逐一部署。
次日清晨,保电抢险突击队部分队员运送柴油至泵站为配电房的发电机油箱加油,保障发电机能适时开启为设备供电,防止泵站上游污水冒溢。其余队员前往现场继续寻找电缆故障点。他们有的联络原电力施工单位协助勘察现场,有的负责询问周边居民菜地开垦情况,有的根据已找到的电缆判断中间接头工井所在位置,使用专业设备检测等方式,甚至采取开挖菜地的“土办法”,在复杂的环境下耐心寻找着故障点。
晚上6时,在各方人员十多个小时的共同努力下,抢险队员终于锁定了中间接头所在工井位置,但是在拆除中间接头的防爆盒及绝缘保护层后,发现故障并非由中间接头引起。众人探讨后,决定采用耐压测试仪向中间接头两端分别进行测试,最终确认了工井旁的一段电缆出现破损,该破损即是引起本次断电的电缆故障点。
找到故障点是迈向成功的一小步,接下来还要切除故障电缆,制作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并安装到位。因此,大家顾不上休息,忍受着饥饿、寒风和连续奋战所带来的疲劳,在夜幕中振作精神,有序开展故障点抢修工作。
“往左一点,再来一点!好,可以,OK!”高压电缆中间接头完成安装并通过电缆耐压测试,经过38个小时的奋战完成了抢修任务并顺利送电,淮安二号污水泵站得以恢复正常运行。
污水泵站内,污水处理设备开始正常运转。那熟悉的轰鸣声又再次响起在每个人的耳边,抢修人员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泵站电力抢修“攻坚战”后,一个一个拖着疲惫的身体消失在夜幕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