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市企沙新区污水处理厂 廖钦良
那时,碰上沙企大道正在改扩建,只有半幅路面通车,泥头车横冲直撞,来势汹汹,很是吓人;加之我那辆喝油如喝水的烂摩托,低保一样的工资,是如何也不够折腾的;再有就是我们上的是三班倒的班,经常走夜路不安全……再三权衡之下,我决定驻厂,每周回一次家。
厂区离街市较远,显得很是荒凉,最近的单位如柳钢、中铝、金川等都在数里之外。厂里除了几幢表面还算象样的楼房之外,业余活动设施几乎一无所有,这也是工友们不愿意驻厂的主要原因之一。起初,驻厂对于喜欢独处的我来说,根本算不上什么。没有东西可看,我可以看看落日和天边的晚霞,抑或欣赏一下路灯,甚至还可以对那时厂区唯一的一兜木麻黄树来个“评头品足”;没有东西可玩可以刷刷抖音。但时间一长,随着木麻黄树有多少个枝桠也数完,原先新厂区所带来的新鲜感消失殆尽之后,心中逐渐升腾起一种莫名的悲凉。
好在浑浑噩噩的日子没有持续多久,最终找到了解决办法。有个志趣相投,同样喜欢舞文弄墨的工友宋君成,他提议,与其白白地浪费时间,不如在厂区目前还闲置的房子里,开辟一间休闲娱乐室,供大家业余时间写写画画。他这个想法与我不谋而合,说干就干,我们俩找来了几张暂时还用不上的桌子拼凑在一起,他还摆上了几盆亲手制作的盆景,于是,一个简单且温馨雅致的环境就这样形成了。
平素在家时,每天我都会抽空习一会字,自从有了这方天地,我索性把爱好搬到了厂区。每天除了看看落日、彩霞、数数枝桠之外,还可以沉下心来习习字,看看书。但不知怎的,也许是上了点年纪,或是碎片化的时间难以支撑大部头的书,看了一会就人困马乏。倒是有一本夹带错来的本应留给儿子的唐诗三百首,虽然不少名篇少小时也曾读过,但仍然让我如饥似渴,如饮甘泉。语句凝练,朗朗上口,反复吟诵,让人气脉畅通,神清气爽。诗歌内容包罗万象,生活中凡此种种都可以在此找到答案和解决方法。当友情受到地域阻隔时,你可以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诗句予以共勉;当你相思成灾时,“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等诗句马上脱口而出;当你遇到暂时的挫折时,则可以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予以化解。在唐诗中,你还可以感受的大自然的雄奇、瑰丽、奇崛,“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唐诗中还感受到了淳朴的乡情,“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窗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虽然唐诗中既没有读出“黄金屋”,也没有遇到“颜如玉”,但渐渐的,我发觉我变了。对于看不惯的人和事,不再耿耿于怀,凡事总板着一副面孔,惯于用TMD开头,而是学会了放下,“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学会了通过平凡的事物去感受生活的美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酒成三人”。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天工作之余,吟诵两首唐诗,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