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3323期4版)
汶川抗震救灾,北京梦圆奥运
闭幕式的前一天,美国花样游泳队在“水立方”入场时用中英文打出一个巨大的条幅:“谢谢你,中国。”
这是一届奋力拼搏、屡创佳绩的奥运会。
蒙古、多哥、阿富汗、塔吉克斯坦等代表团实现了各自国家金牌、奖牌的历史性突破;菲尔普斯独得8金并打破7项世界纪录;博尔特包揽男子100米、200米这两颗奥运会“皇冠上的明珠”并双破世界纪录;中国代表团历史上首次跃居金牌榜首位……一项项优异的成绩,一个个辉煌的瞬间,让人类骄傲,让世界沸腾。
这是一届彰显人性、迸发真情的奥运会。
俄罗斯选手帕杰林娜和格鲁吉亚选手萨鲁克瓦泽在女子气手枪决赛结束后相拥相吻,让人类追求和平的天性尽情展现;从一群年龄只有自己一半的小女孩手中夺得一枚银牌,德国体操女选手丘索维金娜“高龄”参赛,为自己的儿子筹措治病费用,伟大的母爱感天动地;颁奖仪式上,德国举重选手施泰纳眼含热泪把亡妻苏珊的照片和奥运金牌高高举起,现场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动容;南非残疾姑娘杜托伊特在游完10公里游泳马拉松后直言“我从来没想到过自己少一条腿”,激情四射,豪气冲天。
2008年8月8日至24日,人类文明史将收录、珍藏、传颂这辉煌的日子!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花开,没有一个秋天不结硕果。
2008年,这一年,很难。但是,我们中国人,挺过来了!在灾难中奋起,创造奇迹,超越梦想!
历史已经证明并且将继续证明:“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两岸一家亲
——从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到两岸领导人首次会面
1979年新年伊始,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呼吁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标志着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重大发展。2009年6月30日,台湾当局开放大陆资本赴台投资。2015年11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这是新中国成立66年来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开创了两岸领导人直接对话沟通的先河,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008年3月,在台湾地区举行的选举中,国民党重新执政。2009年7月4日,两岸正式开通周末包机直航。8月31日,两岸定期航班正式开通。至此,两岸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
2015年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新中国成立66年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让历史悲剧不再重演,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果不得而复失,让两岸同胞继续开创和平安宁的生活,让我们的子孙后代共享美好的未来。面对新形势,站在两岸关系发展的新起点上,两岸双方应该胸怀民族整体利益、紧跟时代前进步伐,携手巩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格局,共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就此提出4点意见:
第一,坚持两岸共同政治基础不动摇。7年来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
第二,坚持巩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近30多年来,两岸关系总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2008年后,两岸关系走上和平发展道路,处于1949年以来最好的时期。要和平不要冲突、要交流不要隔绝、要协商合作不要零和对抗,成为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两岸关系已经不再处于以前那种激烈冲突、尖锐对抗的敌对状态。
第三,坚持为两岸同胞多谋福祉。两岸一家亲,家和万事兴。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着眼点和落脚点是要增进同胞的亲情和福祉,让两岸同胞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只要是有利于增进两岸同胞的亲情和福祉的事,只要是有利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事,只要是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事,两岸双方都应该尽最大努力去做,并把好事办好。
第四,坚持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有延绵5000多年的灿烂文明,但近代以来却屡遭列强欺凌。120年前,台湾惨遭外族侵占,成为全民族的剜心之痛。1945年抗战胜利,台湾光复,才洗刷了半个世纪的民族耻辱。透过历史风云变幻,可以深切体会到,两岸是不可分割的命运共同体。民族强盛,是两岸同胞之福;民族弱乱,是两岸同胞之祸。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两岸同胞前途命运息息相关。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更有能力实现这个伟大梦想。我们在几十年的时间内走完了世界上很多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我相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台湾同胞定然不会缺席。
马英九表示,2008年以来,两岸共同创造和平稳定的台海局势,获得两岸及国际社会普遍赞扬,要善加珍惜。“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两岸要巩固“九二共识”,扩大深化交流合作,增进互利双赢,拉近两岸心理距离,对外展现两岸关系可以由海峡两岸和平处理,同心协力,为两岸下一代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