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文艺总第3328期 >2023-06-17编印

读党史 忆初心(92、93)
刊发日期:2023-06-17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资料室

读党史忆初心.jpg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一带一路”重大国际合作倡议

2013年9月7日、10月3日,习近平分别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先后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2017年5月14日至15日,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总览世界大势,着眼构建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国际合作倡议。倡议旨在聚焦互联互通,深化务实合作,携手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举办的最重要的外交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全程主持领导人圆桌峰会、举行系列外事活动并面向中外媒体介绍峰会成果。4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一堂,150个国家、92个国际组织的6000多名外宾共襄盛举。论坛期间召开了高级别会议,举办了12场分论坛和企业家大会。高峰论坛成功举行,开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征程,奏响中国开放发展新乐章,发出维护多边主义的时代强音,树立了中国与世界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又一座里程碑。

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在2019年《求是》第9期发表《开启“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一文,凝练地总结了“一带一路”提出6年来的实践成果:

6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贸易总额超过6万亿美元,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超过900亿美元,“六廊六路多国多港”的互联互通架构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项目落地生根,首届高峰论坛各项成果顺利落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成功实践,为国际贸易和投资搭建了新平台,为世界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

6年来,“一带一路”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以实际行动迈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坚定步伐,为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勾画了新愿景。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一带一路”倡议使全球化更加健康。

6年来,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共建82个境外合作园区,上缴东道国税费20多亿美元,带动当地就业近30万人,为各国民众带来了更便利生活条件、更良好营商环境、更多样发展机遇。得益于共建“一带一路”,有的国家建起第一条高速公路、第一条现代化铁路,有的国家第一次发展起自己的汽车制造业,有的国家解决了困扰多年的电力紧缺问题。共建“一带一路”成果有力改善了各国民众的衣食住行,也为推动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作出了重要贡献。世界银行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使全球减贫“提速”。

“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这些耳熟能详的词汇、随着中国自身发展和对全球治理贡献的增多,被陆续写进联合国决议文件,成为彰显东方智慧的联合国官方词汇。中巴经济走廊、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匈塞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标志性项目稳步推进,多个发达国家主动与我开展合作,“一带一路”国际商事争端解决机制启动建立。

6年来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虽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已经成为最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最大规模的国际合作平台,是中国大国外交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共建“一带一路”的成果越来越多,人气越聚越旺,道路越走越宽,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特色强军之路

——新古田会议召开

2014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古田召开。10月31日,习近平在讲话中阐明新的历史条件下党从思想上政治上建设军队的重大问题。这是新世纪举行的第一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12月30日,中共中央转发《关于新形势下军队政治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2015年11月23日,中央军委印发《领导指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着眼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围绕新时代建设一支什么样的强大人民军队、怎样建设强大人民军队,深入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造,鲜明提出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依法治军,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

政治建军是立军之本。2014年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古田举行。习近平同志在讲话中强调军队政治工作的时代主题是紧紧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实现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当前最紧要的是把理想信念、党性原则、战斗力标准、政治工作威信四个带根本性的东西在全军牢固立起来。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