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丰台营销分公司 郝玉峰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支部建设,明确提出“要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新要求,为党支部建设指明新的方向与目标。《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给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依据,明确提出“把党支部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2019年12月印发的《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指出,要推进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提升。本文拟从加强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梳理国企党支部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工作思路,推动国企党建高质量发展。
一、国有企业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标准化是管理学的概念,指在特定领域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问题或隐含问题,制定共同的和可重复使用的规则的过程。标准化是将具备多样性、关联性的重复性工作细分为一定的流程和形式,最终形成标准的模板。
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借鉴标准化概念,对党支部实际工作进行规范化操作,通过科学严谨的标准体系和合理有效的规范要求,把管理学中的标准化方法与党建工作实现有机融合,切实提高党支部建设质量,有效发挥党支部堡垒作用的过程。
(一)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利于落实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党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摆在首位,明确了政治建设在新时期党的建设中的战略定位,抓住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性问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就是要以更加科学地运行模式,不断提升党支部的组织能力,是促进党的严格管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规范的有效方法,是夯实党建基础的重要抓手。
(二)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利于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国有企业由于涉及的社会领域、组成形式等不同因素,企业之间的差异较大。要使党支部在这些千差万别的企业中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就需要通过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为基层党支部构建出以“组织设置、基本制度、队伍管理”为基础的框架。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能够为基层党组织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管理规定和运行模式。它明确了党支部的工作任务、工作方法、组成方式等基本内容,规范了党建工作流程,回答了基层党支部应该做什么,怎么做,评价基准等实际问题。既有利于指导基层党务工作者开展具体工作,更有利于党建工作精细化、规范化,促进党支部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的提升,从而进一步提高党建工作质量。
(三)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有利于提升企业战斗力
国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社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国企党组织要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国企党建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围绕中心工作,始终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战斗力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党建促进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战斗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能够极大提高国企党支部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企业更加全面地贯彻上级的指导思想和政策方针,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坚强战斗堡垒,确保生产延伸到哪里、党的建设就推进到哪里、党支部的作用就体现在哪里,密切联系群众,增强党员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凝聚力。
二、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党建与中心工作融合度不高
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张皮”现象,党建与业务工作未能“同研究、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企业领导班子仍存在党建不出业绩的狭隘思想,对基层党支部工作支持力度不大,致使“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业务”没有真正在基层落在实处。另一方面是基层党务人员理论功底不扎实,对中心工作不熟悉,开展党建工作的思路不清晰,没有在党建和中心工作之间找到契合点。
(二)党务制度落实不规范
党支部议事程序不规范,对于支部工作的议题还不明确,特别是什么问题该由支委会决定、什么问题该由业务部门来管理还掌握不准。组织生活存在走过场、应付检查现象,如“三会一课”的时间频次不符合要求,主题千篇一律缺乏活力,未确定相对固定的每月“主题党日”时间,制度落实不到位;组织生活会不开展相互批评、缺乏辣味,谈心谈话落实不到位等等。究其原因,基层党组织书记在抓党建工作的思想认识上存在偏差,抓党建工作的能力还有欠缺,缺乏深入思考、主动谋划的意识。
(三)党务人才队伍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国有企业对党建工作重视度逐年提高,党务工作越来越精细化规范化。但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党组织从党务部门设置到党务干部配备,多与行政部门合署办公,人员也是多兼职,少有专职。党务人员理论水平不高,党建工作水平较低,对党的政策理论掌握不清。党务人才队伍更换频繁,梯队建设缺乏规划性,工作标准不统一。也正是因为党务人才匮乏,基层党支部书记多从业务岗位选拔,缺乏党务工作岗位历练,党建工作经验不足。导致组织党员、凝聚人才、动员群众的力量不足等。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还是企业多年形成的轻党建,重业务的思想作祟。
三、新形势下加强国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工作的思想认识
加强国企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首要任务是突出国企党支部的政治核心地位。将企业发展和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结合起来,共同谋划,共同部署,共同推进,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战斗堡垒作用,用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引领企业发展。
党支部书记作为基层党支部的直接领导者,是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直接责任人,要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政治站位,主动占领意识形态阵地。党支部委员要履行好责任,坚决执行上级党组织各项安排部署,协助党支部书记,全力以赴做好支部建设。企业领导班子对党支部建设要有更高的认识,要将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上升到政治高度。领导班子是企业的领头羊,只有班子成员的思想上形成统一战线,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真正形成合力。企业要从人员配备、经费支持、阵地建设等多方面支持党支部工作,为党务干部开展工作提供帮助,为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便利条件,要注重把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各项指标体系融入到经营管理、安全生产等企业全过程管理中,实现党建与中心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二)构建党务干部规范化的培养机制
加强党务干部队伍建设,按照把骨干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把党员骨干输送到重要岗位的原则,使党务工作岗位成为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平台,努力打造一支信念坚定、能力强、敢担当的高素质党务工作队伍。注重发挥支部书记“头雁”作用,把懂党建、懂生产、善经营的干部选送到支部书记岗位。有条件的企业设立专职党支部书记,为书记们集中精力抓党建创造必要的条件。配齐配强党支部班子,健全支部委员会设置,提升支部委员会的整体功能,使支委成为党支部书记的后备队伍重要输送渠道。重点培养中青年党员,主动吸纳他们参与到党支部的日常工作中,提高他们对党务工作的参与度和认知度,引导他们发挥特长,为支部建设献计献策。
建立统一的培训机制,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党务干部专业背景差异较大,且人员流动较大,为保证工作目标和质量的统一,借鉴项目管理中的标准化手册,在企业内部编写统一的党务工作培训教材,重点把握党支部的工作过程、工作细节以及各环节工作要求;及时解读宣贯上级重要文件,对本企业年度重点党建工作任务统一部署,确保党支部书记能够严谨、有序、高效完成工作内容,抓党建工作抓到点子上,使党支部建设更加规范、标准。
(三)严格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
制度是一切社会组织顺利开展活动的保障。中央的党章党规就是国有企业基层党支部开展各类工作的依据与保障。党的十九大之后,中央下发的《党章》《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等制度规定对党支部的工作机制、组织生活的具体内容、频次以及目标进行了详尽说明。基层党支部应当严格按照党章党规所规定的组织生活制度执行好日常组织生活,对照相应标准,有目标有依据有程序地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
一方面,党支部开展各类组织生活时,要实现量上保证,质上达标的标准。如“三会一课”中。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每月至少一次,支部大会每季度至少一次,每年不少于四次的党课。同时,加深对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常规性组织生活内容的理解,是以党员之间交流思想、总结经验教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为重点,以相互帮助、共同成长、共同进步为目的。党支部要严格按照党章党规的要求,抓好“三会一课”制度落实,开好组织生活会,做好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实践证明只有执行好组织生活制度,才能够提高党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真正让党支部成为政治堡垒。另一方面,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制度,并不是说党支部不能有灵活性,千篇一律的执行。要根据党支部的业务特点、党员特点以及社会环境对组织生活内容进行符合实际的创新。如刷手机、上网络已经成为人们重要联络方式,党支部在工作中就要适时改变,及时跟进。建立党员微信群、支部公众号,把工作简讯、党建知识用美篇、微视频等形式发布,既完成了党务工作,也适应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手机和网络的普及,也使抓党员思想的阵地从传统的纸质媒体、面对面的交流,变成线上教育。
综上所述,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需要企业领导班子和党务工作者及时跟进学习,主动适应新形势,全方位履职,高标准推进,从而使党支部这个党组织最基本的组织单元在不同时期都能够发挥出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