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水务集团 袁振轩
一颗小行星即将撞击地球,人类执行了一项名为“月盾计划”的应对方案:先用核弹击碎小行星,再利用月球引力捕捉行星碎片从而保护地球。可惜计划未能成功,仍有一颗较大的行星碎片没有被月球吸引,撞向了地球,人类遭遇了毁灭性打击。而男主独孤月在撤离月球基地时阴差阳错被留了下来,失去与地球联系的他误以为自己是唯一幸存的人类……一部电影由此展开。
《独行月球》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国产特效的崛起。该片特效是国内顶级视觉特效公司的一流科幻作品。看到逼真的月球场景和鲜活的金刚鼠时,让人不禁感慨,原来不靠好莱坞的中国特效公司也可以做出如此真实的CG画面。国家大力鼓励科技进步,各行各业都在交出自己的成绩单,我国文娱产业在技术层面上的不断进步,也体现了国家整体科技实力的日益强盛。
当然,除了特效吸引人,电影基于高科技背景下天马行空的想象也很有意思。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话题就情有独钟,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诗词歌赋,中国人一直在用丰富的想象力描绘广阔的银河。而如今,我们身处的时代支持我们进一步探索宇宙的奥秘,探月车、空间站、载人航天器,我们的想象不再基于虚幻,而是有了科技的身影,这也激发了大众对科幻和科技的兴趣。近年来,许多优秀国产科幻电影打破了外国电影在科幻这一领域曾经的垄断。同档期电影中,《独行月球》就突破了《侏罗纪公园》等一众外语大片的包围,成为更受观众青睐的影片。
电影中有一幕是独孤月乘坐空间站的逃生舱返回地球,这一幕现在已经不只是幻想。随着天宫空间站的搭建,我们终于在穹顶之上拥有了立足之地。2021年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中有一项就是紧急撤离演练。2022年的神舟十四号上,3名宇航员在空间站中生活、工作了6个月,完成了空间站的在轨组装建造。同年12月,神舟十五号实现了首次在轨乘组轮换。今年,神州十六号圆满完成了发射任务。中国航天一棒接一棒,一步一个脚印的进步和发展是其他国家望尘莫及的。
从《独行月球》到神舟十六号,是筑梦苍穹的过程。科技飞速进步,未来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