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346期 >2023-08-19编印

闻汛而动 风雨逆行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积极应对极端强降雨 全力以赴打好供水安全保卫战
刊发日期:2023-08-19 阅读次数: 作者:马 宁

本报讯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降雨量达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高值。雨声就是哨声,雨情就是命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及时启动最高级别应急响应,研判防汛形势,强化监测预警,落实应对举措,全力处置险情,打响了一场供水安全保卫战。

关键时刻,首都供水人牢记初心使命,坚守责任担当,集团各级领导靠前指挥、科学应对,广大党员冲锋在前、主动担当,广大职工团结奋进、迎难而上,用实干担当筑牢首都供水安全防线,推动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供水保障生动实践。

领导靠前指挥 迅速响应部署

7月29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红色(一级)预警响应,集团同步启动最高等级预警响应,并召开防汛紧急视频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锁祥,总经理徐锦华针对本次强降雨应对工作进行重点部署,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开展好隐患排查、物资储备、值班值守,将应急预案措施落实到位,打好防汛“主动仗”。

集团防汛指挥部领导靠前指挥,部分领导班子成员及各单位相关负责人赶往防汛重要区域驻守指导工作。集团两级防汛指挥部全体成员及抢险备勤人员4000余人立即投入紧张工作,始终保持应急响应,全面进入迎战状态。

7月31日至8月7日,受持续强降雨和洪水灾害影响,集团所属门头沟、房山地区水厂先后出现停产或低压供水情况。集团立即成立抢险救灾总指挥部和前线指挥部,集团主要领导赶赴现场坐镇指挥,密集研判调度、精准部署,全力组织抢险恢复工作;集团领导班子成员、相关部室及各单位领导结合责任分工,充分协调联动,全程在岗坚守,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面对世所罕见的强降雨,集团各级领导干部扛起责任担当,共同确保集团防汛指挥体系科学高效运转,为有序恢复区域供水运行奠定了坚实保障。

合力应对险情 及时恢复供水

险情当前,集团广大党员职工齐心协力、勇担重任,全力开展应急抢险、设备抢修、恢复供水工作,全面打响应急供水攻坚战。经过连续奋战、攻坚克难,一项项有力举措落实到位,一处处险情得以妥善应对,受灾区域供水逐步恢复正常。

7月31日11时,受强降雨和山洪冲击,门头沟城子水厂挡水墙被冲垮,配水电机被淹受损,导致全厂停水,影响门城地区约15万户正常供水。集团立即启动应急抢险预案,第一时间从城区调派专业抢险力量400余人、机械设备50余台套投入抢险工作,协调组织应急供水,全力抢修水厂设备,经60小时连续奋战,快速恢复城子水厂供水能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这场举全集团之力的接力抢险中,集团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共聚抢险救灾强大合力。为尽快恢复水厂供水能力,集团禹通公司近400人分成9组,连续抽排积水、清理淤泥、冲洗设备设施;通州分公司紧急拆卸2台相同型号配水电机,横跨京城运到城子水厂;第九水厂组建20余人抢修队伍,全程协助拆除故障电机、安装调试备用电机,陆续恢复机泵正常运行。为做好临时应急供水保障,集团从城区及各区域单位调派55辆应急供水车驻扎小区,连续为受影响用户提供基本用水保障。为最大程度降低水厂停水影响,门头沟分公司具备运行条件的补压井全部紧急投入使用;禹通公司连夜完成2处跨区管线连通工程,实现从石景山公司五里坨水厂向门头沟输水。经多方连续奋战,快速排除险情,门城地区供水逐步恢复正常。

同样受强降雨及洪水影响,磁家务水源地水源井倒灌、张坊水源京燕输水管线出现漏点、京煤水源地跳闸断电……接踵而来的水源突发情况,使集团良泉公司所属5座水厂面对不同程度运行困难,良乡、城关、周口店、石楼、燕山等地区被迫采取低压减量供水措施,一时间难以满足区域用水需求。

良泉公司供水区域相对分散且独立,抢险救援工作千头万绪。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集团抢险救灾总指挥部第一时间进行会商研判和协调调度,采取多形式、多举措争取上游取水量。经市水务局统筹协调,集团与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取水事宜,制定临时供水调度方案,大部分水厂陆续实现水源切换,原水问题得以解决。良泉公司紧锣密鼓开展各项应急保供措施,启动备用水源井紧急供水,调试恢复设备运行,连夜抢修供水管线,调配应急水车供水……期间,集团禹通公司、各区域供水公司纷纷紧急调配水车支援房山供水,凝聚合力尽可能将受灾影响降到最低。

险情发生后,门头沟分公司和良泉公司客服电话线路曾一度中断,集团客户服务中心96116及时进行转接,确保用户诉求得到正常受理。8月1日,集团客户服务中心接听用户来电近6000个,其中门头沟和房山受停水影响用户来电占一半以上,客服代表耐心做好解释安抚工作。由于受灾区域的网络、自控、安防系统也受到影响,集团大通公司紧急驰援,及时恢复系统运行和数据通讯功能。

8月1日,长辛店分公司也突发险情,厂区内直径600毫米输水管线漏水、云岗后甫营水源井被淹。集团禹通公司先后派出80人执行紧急抢修任务,历经20多个小时恢复水厂正常供水;长辛店分公司连夜调度,紧急组织8家外协单位清理水源井、检修供水设备,水源井水质检测合格后恢复正常供水。

生产运行有序 确保安全度汛

在此次极端降雨过程中,集团各单位周密部署、严阵以待,领导班子成员迅速到岗、分兵驻守重要点位,主要领导带队巡视检查,加强指挥调度,确保全面落实应急响应、防汛值守、隐患排查、物资配备等各项举措,全力筑牢防汛安全线。

集团水质监测中心成立水质检测支援小组,检测水样106项次,助力城子水厂恢复供水;密切关注原水水质变化,采样检测317项次;加密出厂水水质检测力度,累计检测水样5300余项次,为确保集团供水水质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

集团各水厂密切关注设备运行状态和原水水质变化,严格把控水质安全;持续对清水池、配电室、配水机房、电缆沟等重点部位进行巡查,防止雨水倒灌,保障水厂运行平稳。受暴雨影响部分地下水源井浊度升高,第三水厂、第八水厂等单位及时加密水质监测,加强水源井巡视,确保出厂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集团各区域公司结合自身实际,充分研判汛情变化,用有效措施确保水质水压合格,管网运行平稳,安全生产有序。清北分公司白家疃水厂和凤凰岭水厂位于半山区,厂区指定专人巡视,实时研判灾害风险,及时对设备井、闸门井及弱电井进行清井抽水,确保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石景山公司石景山水厂和五里坨水厂属于临山水厂,通过提前设置排洪沟和沉沙池、加装自动化排水装置等方式,提高应急排水能力。

集团工程建设及管线维护领域的防汛抢险和抢修人员全程值守、随时待命,确保管线安全运行。基建工程管理分公司加强对丰台河西第三水厂、东五环直径1000毫米供水管线工程等在施工程管理值守。管网管理分公司对全市206处在施工地不间断巡查,累计出动巡视人员130余人,巡视管线1900多公里。禹通公司800余名职工参与防汛保障和支援任务,提前排查并消除安全隐患;集团防汛抢险大队启动一级备勤机制,全员117人到岗在位。

紧急支援灾区 彰显国企担当

河北涿州市发生城市内涝,北京门头沟区、房山区受灾严重,严峻的防汛形势牵动人心。在集团所属区域供水基本恢复正常后,集团立即组建抢险突击队和支援小组,迅速赶赴受灾严重的河北涿州和北京门头沟、房山、丰台等乡镇地区,充分发挥供水专业优势,协助开展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展现了在防汛大战大考中的国企担当。

根据北京市政府相关部署精神,应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集团从第三水厂、禹通公司等单位抽调业务骨干30人,紧急组建抢险突击队驰援涿州。抵达后突击队迅速与当地对接抢险任务,重点对当地在用水源井进行现场踏勘,顺利完成10口水源井加药泵安装调试任务,保障水源水质安全。

圆满完成驰援任务后,集团组织优势力量,赶赴门头沟、房山区受灾乡镇,持续做好农村应急供水保障工作。截至8月10日,集团出动应急供水车49辆,累计支援应急供水161车次,供水量876立方米;紧急支援净水消毒药片20万片,由当地水务局分批发至相关村镇供水站,及时解决当地群众用水难题。

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陇驾庄村一口水源井被冲毁,浊度等水质指标出现波动,集团连夜调集1套移动式一体化应急供水设备,经过安装调试后投入使用。该设备相当于一个“移动微型水厂”,是由集团自主设计研发,且为首次使用,经过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净化处理后,出水达到新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可满足陇驾庄村及周边5000余人的饮用水需求。

集团领导带队多次进入受灾地区,对水源井及供水设施设备进行现场踏勘,已摸排门头沟区10余个村镇供水情况,并初步制定抢修救灾方案,协助农村供水设施恢复。至截稿时止,集团为门头沟区王平镇紧急购置的两台潜水泵已投入使用,当前正在对王平镇、清水镇齐家庄村进行供水设备设施修复,助力乡镇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下一步,集团将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持续支援受灾乡镇开展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保障村民正常用水;同时复盘总结防汛工作,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助力打造韧性城市,用实干担当筑牢首都供水安全防线。

1-北京1.jpg

1-北京2.jpg

1-北京3.jpg

 (马 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