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于 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成都环境集团下属自来水公司高度重视,提前谋划,统筹安排。按照“简约、安全、精彩”办赛要求,坚持“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工作思路,在水源、制水、管网、服务等多方面协同发力、精准发力,进一步加强供水质量保障,强化隐患风险防控,做好成都大运会及高温供水期间的安全供水保障工作,全力守护城市供水“生命线”。
供水不间断,构建互联互通的“双水源”体系
经过自来水公司反复推敲,不断实践,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构建互联互通、多源互补的供水体系,才能有效应对管道漏水、停水维修等突发问题带来的供水危机,这就需要打造双水源供水格局。
原先的城北体育馆武术场馆中心,仅有一条从花圃南路DN1000管段接入DN200管道的单水源供水,如遇爆管等突发情况,即便以最快速度关阀止水、连轴抢修,场馆用水也会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自来水公司通过多次现场摸排、勘察,结合市政管网、场馆内部管网和用水情况等综合因素考量,最终确定了供水管道双进水的可行性方案,实现新装阀门左右两边管段供水的新格局,进一步确保了城北体育馆武术场馆中心供水安全。
2023年6月,自来水公司配合露天音乐公园大运会场馆方,顺利完成双水源转换工作,标志着成都射校射击场馆中心、猛追湾水球场馆中心等多处大运会场馆水源改造工程均已全面完工。同时,还在公园闭幕式场馆周边供水设施点位安装噪声监测仪,用于监测管网漏水情况,以智慧化的管理模式,为大运会顺利召开提供高品质的供水保障。
服务全天候,实施勤巡细查的“精管控”措施
自保障大运会及夏季高温供水安全以来,自来水公司提前预判、排查预警,联动政府和上级单位,开展多级应急演练30余项次,增强公司各级人员应急处置能力。从管网巡查到应急值守各方面细化管控措施,深入多个场馆进行地毯式检查,加强重要输水管线、过河管道、排水设施的巡查力度。截至8月初,已经完成8千余公里供水管线排查,修复漏水点位6千余处,排查场馆、酒店和行车路线的供水设施7千余处、安装井体防坠网6千余处,储备应急抢险物资300余项,组建应急队伍19支。
为全力做好大运会比赛场馆周边供水设施的巡查保障工作,确保在面对供水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处理,有效控制,自来水公司全面评估了场馆在城市供水压力降低至极端情况下的供水状况,在成都体育学院、四川省体育馆等场馆安装增压设备,建立了应急供水联动机制,有效提升供水服务水平,保障场馆供水平稳、不间断;加速推进华阳片区老旧管网的改造实施进度,完成剑南大道管线互连互通及麓山大道一段管道应急改造阶段性工作,缓解局部区域水压低、爆管频发等急难愁盼的供水问题;集中力量完成辖区内天府新区、高新区多处暗漏管道的维修工作,进一步减少管网漏损降低产销差率,全力确保大运会及高温供水期间的安全供水。
水源有保障,筑牢安心落意的“水安全”屏障
自来水公司踏实筑牢水源安全防线,建立水源巡查机制,从源头上杜绝风险,提高水源巡查频次为每天2次,重要水源水质监测点实行24小时人工值守;每天1次对水源水质在线监测仪表进行巡查和维护,确保仪器运行正常;每周2次开展市电外线专项巡查;每周2次启用应急投加系统,每天1次启用应急发电机,确保运行正常,为制水供应奠定基础。
各水厂、加压站加强设备设施巡检管理和应急设备测试工作,针对水源安全问题启动专项巡查工作,重点从制水关键设备巡检、安全隐患排查、防汛检查、水源巡查等方面开展,密切关注泵房、配电间、投药、加氯系统运行状态;保证原辅材料和备品备件储备充分,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确保大运会期间及高温供水时期供水安全。
监测站适时掌握自来水公司供水范围内保障点水质状况,分别于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凤凰山体育馆等大运会场馆周边安装水质在线检测仪,对场馆进水水质包括但不限于浊度、余氯、PH等指标进行检测,保障大运会场馆供水水质安全。
使命如磐,责任在肩;行则将至,做则必成。成都环境集团下属自来水公司全体供水人以精益求精的匠心,久久为功的驰而不息,圆满完成了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供水保障工作。
(张馨汶 王莎莎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