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355期 >2023-09-20编印

优环境 提效能 “小水滴”助力“大发展”
《合肥市优化用水营商环境白皮书(2023版)》正式发布
刊发日期:2023-09-20 阅读次数: 作者:尹传顺 陈 昆

本报讯 “获得用水”是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要评价指标,关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安居乐业。近年来,安徽省合肥供水集团始终坚持以“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为工作目标,紧盯争创全国标杆,踔厉奋发、守正创新,持续聚焦用水营商环境优化工作,用有解思维不断优化服务机制、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用水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合肥市“获得用水用气”指标先后获得2020年度国家营商环境评价优秀指标、2021年度安徽省营商环境评价第一名、2022年度安徽省营商环境评价第一名等优异成绩。

1-合肥1.jpg

近日,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合肥市城乡建设局联合合肥供水集团发布《合肥市优化用水营商环境白皮书(2023版)》,向社会公布合肥市2023年优化用水营商环境的改革措施和成效,进一步提高供水公用事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1-合肥2.jpg

白皮书用水篇分为总体介绍、改革成效、创新提升、保障措施、战略发展5个板块,系统总结介绍了近年来合肥市在获得用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上取得的积极成效,真实反映了合肥市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改进提升过程。

聚势创新举措,“获得用水”迭代升级

流程再优化。完善“全程网办”事项清单库,进一步压缩办理环节和办理时限,逐项核减申请材料,拓展网办平台功能,打造用水“全生命周期”线上服务体系。建立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机制,设立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专窗,实现一表申请、一口受理、 联合踏勘、一站服务、一窗咨询。

服务再升级。创新前置服务举措,完善提前介入机制,将水电气热网等市政配套设施,在项目规划阶段即设计预留到地块红线附近,实现市政配套与建设项目同步使用、无感接入。建立报装服务满意度评价机制,同步纳入报装业务系统管理,落实报装服务满意率达到98%以上的要求。

保障再发力。完善供水可靠性建设,建立从源头水源、水厂、管网到用户水龙头的水质安全保障机制和管控措施。推进供水厂、网建设及更新改造,加快老旧小区改造,保障供水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城市幸福指数。

数据再赋能。进一步提升不动产登记与供水联动过户信息数据查询核验水平,提高联动过户办理效率、办件量。探索接入水电气等公用设施管线信息共享数据库的地理信息系统。

聚力“三办”服务,“获得用水”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便利办”。一是“一站式服务”“一条龙代办”再升级,设立客户服务专员,对项目进度实行“一对一”全程跟踪引导督办。二是已实现合肥供水网上营业厅、微信公众号、合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合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开办平台、安徽政务服务网、皖事通APP、支付宝生活号等7个线上申报、推送平台通道足不出户申报用水,目前线上申报率已超90%。三是优化前置服务,客户服务专员企业报到,规范提前介入、提前施工、全程代办、并联推进等举措,提供用户“申请即通水”3天办理完结的服务体验,以最简流程、最快效率、最优服务为企业畅通“入驻即用水”的“无感接水”服务。例如,2023年2月,合肥供水集团通过合肥市工改平台数据共享,在提前得知安徽星川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高功率型锂离子电池项目预计在5月底需要接入用水后,立即启动“无感接水”服务,所有环节在用户未申报的情况下提前启动、并联推进,最终该项目于4月26日完成供水接入施工,实现了企业用户接水零环节、零资料、零费用、零跑办、零外线、零等待的“无感接水”目标。四是推行容缺受理、代办报装、现场快速报价、红线内工程委托费用延后交纳承诺制、全覆盖“三级回访”等服务机制,推广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2023年上半年,接水报装业务满意度98.8%。

协同联动“帮代办”。一是拓宽数据共享范围,推进跨领域、跨部门政务服务系统与供水“一站式”系统互联互通,实现个人信息互通、数据共享。二是在供水营业大厅设置“水电气网暖”联办窗口,实现一表申请、一口受理、联合踏勘、一站服务、一窗咨询。三是升级网上营业厅,实时归集市本级及行政区、开发区政务服务中心、供水营业网点等23个线下服务窗口的用户报装信息,实现高效“就近办”,破解用户家门口办水业务的难题。

数据赋能“智能办”。一是推动“线下”向“网上”转型,交费、查询、开票等25项业务“全程网办”,用户足不出户“零跑办”。二是依托“一站式”红黄绿灯管控平台,实现用户接水服务全流程有效工期管控、无理由考核、通水即立户等优化提升。三是创新开设“云帮办”服务,线上专人专岗“7×24”小时在线咨询,及时高效回应用户诉求。“云帮办”上线以来,已服务长鑫存储、老乡鸡、合肥供电等214家企业,累计提供86915笔线上服务。

聚能服务难题,守好“获得用水”“金招牌”

进企问需送服务。深化党员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机制,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设置党员示范岗(窗口)、党员责任区,组建优化营商环境“党建联盟”,与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开展“为企服务月”专项行动,组织党员干部进企入户开展宣传惠企政策、收集合理建议活动,通过实地设点答疑、入户解惑等方式,推动各项惠民利民政策落地落实。延伸拓展“半小时服务圈”,与社区、物业对接,建立联动微信群,优化“水管家”党员服务机制,打造“点单式”服务。以“窗”为“镜”解民忧。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聚焦用户需求,专人对接,让用户在办理业务过程中时刻有人帮、时刻有人管,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处理,为用户提供精准到位的服务,进一步提升用户办事便捷度,让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难事易办。对企业及用户反映较集中的问题,及时改进制度流程,推动办事流程再优化,将“办不成事”变成“办成好事”。“前置设计专窗”延伸服务。倾力打造“前置设计咨询”特色服务品牌,在项目拿地后,合肥供水集团主动对接用户,提前介入,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提供相应的设计技术指导、咨询服务,减少或避免用户无效成本支出。

聚焦“三优”建设,做好优化营商环境“水文章”

构建高质量基础保障体系,确保水量优。始终把持续提升供水保障能力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基础,抓细节、建精品,全面推进众兴水厂、七水厂三期工程、五水厂三期工程、北城供水加压站建设。龙河口引水工程建设有序推进,年末将实现竣工。目前,全市(含巢湖市)日供水保障能力达到295.5万立方米。紧跟城市建设发展,结合市政道路改造和轨道交通建设,做好城市配套管网建设、供水管网迁改等工作,为城市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供水要素保障。

构建高标准水质管控体系,确保水质优。省内首次实行三级水质管控,全市175个管网水质监测点、613台水质在线仪表24小时监测关键指标。改进制水工艺,加快推进全市制水厂“深度处理”全覆盖,不断提升水质标准。重点加强对乡镇水厂的水质管控,加大供水管网等设施改造力度,努力实现城乡居民用水“同网、同质、同服务”。

构建高水平漏损管控体系,确保水压优。强化精准“大调度”,实施智能化信息技术手段,全市设置87个管网压力监测点,24小时实时监测全市供水管网运行情况,调控压力合格稳定,针对异常迅速处置,保障城市管网运行安全。强化分区计量管理,实行“六级计量、三级分区”模式,细化漏损网格区域,深化“产供销”全流程环节联动管控,继续推进产销差率、漏损率逐年下降。预计2023年漏损率将控制在8.19%(修正前数据),提前完成建设部“到2025年全国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力争控制在9%以内”的目标。

合肥供水集团始终坚持以提升用户满意度和获得感为目标,对标全国一流营商环境,聚焦城市供水全生命周期质量提升,站在市场主体角度,从“大”处着眼,从“细”处入手,不断转变服务作风、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清”我所力,“亲”心为民,以更高时效、更优服务、更快办事,让全市企业和广大市民“获得用水”的便利度更高效、幸福感更持久,为助力合肥市优化营商环境“优”无止境贡献供水力量。

 (尹传顺 陈 昆)

相关链接>>>

为企服务新举措名词解释

近年来,合肥供水集团严格落实安徽省、合肥市关于获得用水报装资料、环节、时限等要求,形成了“1100”服务模式,持续深化供水营商环境“五零两减双延伸”服务,进一步擦亮了优化营商环境“一站式一条龙”的供水金字招牌。

“1100”模式。1个环节:对于合肥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立项的项目,合肥供水集团1个工作日内指派客户服务专员主动上门服务,为客户谋划接水方案,提前布局周边管网,减少客户申报环节,仅保留接入挂表环节。1个工作日:摸清用户用水需求后,提前安排实施用户接水点至市政主管网的外线工程(包括市政破复手续),对于新建项目,设计院可以结合合肥整体规划,提前规划供水管网至用地红线预留水表安装位置,做到客户接水无外线,具备接水条件后,安排施工单位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接入挂表。0资料: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平台推送项目,相关信息从平台获取,无需客户提供任何资料,客户服务专员主动上门服务,全程帮办代办,提供“保姆式”服务。0费用:依据国办函〔2021〕129号文及合发改商价〔2021〕180号文要求,合肥供水集团承担建筑区划红线连接至公共管网发生的入网工程建设费用,全程为用户代办市政道路破复手续并承担相应费用。该部分费用纳入企业经营成本。

“五零两减双延伸”。五零:一是零门槛主动服务。主动上门为用户提供政策解读、用水建议、接水设计等前置服务。二是零资料申请报装。用户只需提供联系电话、地址等基础信息即可启动“预受理”,大大降低报装门槛。三是零跑腿便捷接水。客服专员获取用户接水信息后,全程主动服务,无需客户跑办,并确保项目高效推进。四是零审批外线工程。供水接入工程道路破复、绿化迁移等市政手续由客服专员全程代办,并可采取告知承诺制等形式快速办理,由政府承担相关费用。五是零投资让利于企。供水集团的投资界面延伸至用户建筑区划红线,用户不再承担建筑区划红线外发生的任何费用。两减:减环节、减耗时。供水新装办理环节通过落实前置服务等手段精简至“挂表通水”1个环节,具备挂表条件后1天内完成挂表。双延伸:延伸服务、延伸配套。为用户提供常态化上门听漏、水质水压检测、大水量重要用户实时水量监测等增值服务的同时,前置服务“一步到位”,在省内首推拿地企业“无感接水”服务,营造高效便利的用水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