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行业纵横总第3355期 >2023-09-20编印

福州水务集团:积极开展抗台自救 全力推进复工复产
刊发日期:2023-09-20 阅读次数: 作者:福州水务集团

本报讯 面对第11号台风“海葵”带来的暴雨侵袭,福建省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各所属企业在压实防汛责任的同时,积极开展自救工作,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9月5日晚至9月6日,受暴雨影响,杨桥西路的严重积水导致西区水厂厂区及二泵房受淹,6日0时20分,二泵水泵机组电机被淹停机,导致西区水厂供水区域范围内压力下降。福州水司积极组织抢险力量并调配龙吸水设备落实应急抽排,并同步制定抢修方案,集结专业技术人员投入抢险。

为保障全市供水,福州水司通过调控市政阀门、提升其余水厂供水量等措施,消除西区水厂停产对居民用水带来的影响。同时,通过“智慧水务大脑”综合调度平台,实时关注水厂、管网水质水压情况,对水厂重点部位巡查、加密水质监测、增加客服热线人员等举措也全面展开。经过持续抢修,西区水厂于9月8日恢复生产。

为保障“一闸三线”工程安全运行,守住来之不易的建设成果,平潭引水公司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展开严密部署,制定24小时防汛值班表,提前与三溪口水库、东张水库管理单位对接沟通,暂停引水;提前在9月2日下午5时将莒口水闸闸前水位逐步降低至5.5米,并在4日凌晨2时39分将14孔闸主闸门全部提升至16.5米。针对莒口工区、输水线沿线重点区域和重要风险点位开展6场次巡检工作,重点对防汛物资储备、阀井井盖及井内积水情况、临时搭建物等开展检查,消除安全隐患10余处,开展了一场与台风“海葵”赛跑的战前准备。

受暴雨影响,5日凌晨0时至4时,莒口水闸水位迅速上涨,短时间内由2米上涨至12.7米,小时降雨量及水位涨幅均超过2005年台风“龙王”级别。考虑到水位可能会持续上涨,凌晨4时,莒口拦河闸的14孔主闸门从原有的16.5米提升至20.6米,确保水闸行洪顺畅。

鱼道防护栏被冲毁,鱼类观察房玻璃损坏,下游围墙倒塌,警示标识牌被冲倒,泵站前池平台及鱼道等建筑物杂物淤泥堆积……“海葵”对“一闸三线”工程莒口工区造成了严重的破坏。7日,公司迅速对损失开展统计工作,启动保险定损理赔程序,向永泰县水利局争取资金补助,并组织有关单位近70位工作人员,投入到复产复建工作。

目前,莒口工区正有序开展泵站前池、河面、上下游鱼道及景观、下游电子围档及围栏等区域的清理及修复工作,对莒口拦河闸、莒口泵站、鱼类增殖站及信息化工程的设备进行检查,争取尽早恢复正常生产、运行。

9月5日22点左右,源脉温泉公司值守人员根据降雨情况及时加固防汛安全“堤坝”,对原汤顶楼及源脉温泉园汤屋后山沟进行清理工作,并于9月6日对源脉温泉园采取闭园停业措施。目前,公司正在对湖东泵站供电计量柜、自动化设备等进行维修,争取早日恢复供水。源脉温泉园已于9月7日恢复营业。

9月5日夜间降雨量骤增,导致内河水位快速上升,短时间内超过水务文旅公司各航线浮动码头固定桩设定标高,水位上涨突破“杜苏芮”台风的最高峰值,该公司的5条航线,8个码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脱落及损伤。经过全员努力,至9月6日19点,白马河航线西湖码头、西水关码头、市民服务中心码头、儿童医院码头,晋安河温泉公园码头,三捷河隆平桥码头,流花溪码头已完成初步固定桩复位。经工程公司、高新区水务公司、榕发置地项目部的支援,历时12小时,于19点45分,最后一个脱桩琴亭湖码头复位工作顺利完成。

2-1福州.jpg

图为平潭引水公司在台风后清理现场。

 (福州水务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