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科技智慧总第3355期 >2023-09-20编印

排水管道流量监测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技术对策
刊发日期:2023-09-20 阅读次数: 作者:赵冬泉

●北京清环智慧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正高级工程师 赵冬泉

2023年6月5日,2023数字水务创新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洲际酒店成功举办,论坛聚焦国内外数字水务的发展与转型路径,致力于促进国际间、行业内数字水务建设的技术和经验交流,推动水务行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化发展。

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教授等众多行业知名专家、领军水务企业数字水务建设负责人作主题分享,给行业同仁们在数字水务建设中提供了新思路,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现将专家演讲内容整理成系列文章,分享给大家。

一、需要排水管道流量监测的原因

污水治理的重点在于管网,但管网问题非常复杂。排水管网提质增效是一个长期工作,运营管理、量化诊断、效果评价等都要持续开展,而且需要定量数据的支持,特别是流量数据。

根据测算,有效覆盖的监测系统在排水管网全生命周期中的投入占比不到1%,投资效益比显而易见。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地方并没有有效开展这项工作,未来应重视排水管网监测工作,让地下隐蔽系统可定量感知、可主动预警。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png

排水管网提质增效,需要“看得见”

排水管网运营管理将始终面临安全、效率两大核心问题,在未来10-20年内,各个地区都需要通过多点位、持续、准确的监测数据,全面反映管网的运行情况,避免“盲人摸象”的误区,不断提高和改善排水管网的安全问题和运行效率。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2.png

排水管网的两大问题,需要“看得清”

近年,国家层面也不断出台政策驱动排水管网提质增效。2022年,《“十四五”全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印发,明确提出市政管网管线智能化监测管理率(%)发展指标,反复强调监测感知的相关内容,强调要开展排水防涝的信息化建设和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行动,强调未来基础设施建设须建立一个预警、监测、评估、反馈为一体的动态的、量化机制。

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城乡排水工程项目规范》全文强制条文技术规范,明确要求,未来的排水工程不能再是硬邦邦的混凝土和大型基础设施,应该使用新技术、新产品来提高整体科学管理水平;同时,排水工程在建设时要设置相应的监测仪表,在运行时要定期开展量化评价和检测工作。

排水管网监测工作发展相对滞后和开展工作难度大、复杂度高有一定关系。针对复杂多变的排水管网,需要监测设备防护等级高、集成专业算法、使用精良元器件、正确地开展安装运维工作,具体如下: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3.png

排水管网的监测难度大、技术复杂度高

只有专业化、高质量、高品质的监测设备产品才能支持排水管网的监测工作。

二、排水管道流量监测的方法对比

监测指标通常有:液位、流量、水质,具体如下: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4.png

排水管网监测指标分析

排水管道流量无法直接测量,需要用面积速度法来测量,影响流量的因素主要是过流断面和平均流速。

对于过流断面而言,管道形变会对其产生影响,想提高过流断面的精度,要有准确的基础资料、现场的参数复核、工况较好的监测点等。

对于流速而言,如何得知整个断面的平均流速是重中之重,这需要设备在底层原理是对断面进行了有效监测,提高监测结果针对断面流场差异的代表性,而不是只获得了表面流速或点流速,从而导致极大的估计偏差。同时,传感器的安装角度和运行维护也需要注意。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5.png

排水管道流量监测的技术原理

针对利用水位数据计算排水管道流量数据,赵总个人是反对的。从下图可以看出,水位变化在一场降雨中变化规律是非常简单明显,但实测流速的变化会受到很多现场环境的干扰,变化规律比较复杂,用一个简单信号去替代一个复杂规律这在原理上就不可靠,因此不建议用水位数据去计算排水管道的流速数据。

要根据分析目的选择监测液位还是流速数据。液位数据能在风险判断、预警中起到良好的作用,但不能直接用在量化分析上。如果要做量化分析,应该通过实测液位、流速计算流量,对雨天、旱天、工作日、周末、白天、夜间等的流量差异进行对比分析,支持管网量化诊断分析工作的开展。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6.png

排水流量监测的重要性

管网分析工作需要遵循分区管理思路,把管网划分成基本的监测单元来开展多点位、分布式、连续的监测工作,发现重点监测单元的水量矛盾或水质矛盾,然后针对这些矛盾所在单元,再做轮换加密监测,缩小问题区域,最后通过现场排查、QV检测、CCTV检测等手段核查定位具体问题,并开展修复整治工作、最后对整治效果要进行定量验证,从而基于定量数据建立闭环反馈工作机制。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7.png

管网问题的分区流量监测及量化诊断

理论上,有不少技术方法可以监测流量,如下表所示。但是基于排水管道实际工况及安装维护工作限制,多普勒流量计的适用范围最广,适用性最强。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8.png

排水管道常用流量监测方法对比

智慧排水监测流量仪可实现安装监测点位的液位、流速、流量的分钟级有效监测,可以对浅流、非满流、满流、倒灌等多种工况进行有效持续监测。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9.png

智慧排水监测流量仪

智慧排水便携式流量仪可以在现场实时显示液位、流速、流量变化规律,用于现场快速监测排查、固定式设备校核、多点实时数据比对等工作,可以提高现场的分析响应速度。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0.png

智慧排水便携式流量仪

三、流量监测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排水管道流量测量的核心难点是平均流速的有效监测。实际排水管道流场是动态变化的。在这样一个复杂的流场条件下,如果用点流速的监测方法,代表性会存在偶然性问题,造成很大的测量误差。利用相对复杂的断面扫描方法,可以获得断面速度权重分布图,与实际流场进行匹配,把权重分布转化为平均速度,这样就能在复杂流场中获得一个比较有代表性和稳定的结果,保障了平均流速测量的代表性和一致性。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1.png

流量核心技术:全断面快速扫描及速度权重测量技术

总之,监测数据质量保障贯穿仪表的全生命周期,从研发、生产、安装到运维都需要专业化的开展,才能提高数据的保障率,获得更为可靠的监测数据用于管理工作。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2.png

数据质量保障贯穿仪表的全生命周期

四、特征数据分析及典型应用案例

流量计的可靠性需要长期持续的现场应用和迭代改进工作,通过上百个项目的实际应用和上千次设备的安装调试,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提高监测设备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3.png

现场进行多点次应用与效果

数据曲线能说话,可以非常直观和生动地反映现场的问题。像一条城市内河上的多个排口,虽然距离隔得很近,但是由于上游管网分布规律不一样,所以流量规律也会有很大差异。我们不能简单的用一个排口的监测规律去替代其他排口。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4.png

数据能直观地反映问题

连续在线监测也很重要。相较于人工多次现场临测,分钟级持续在线监测的时间代表性更高,能避免数据波动带来的误判。

多点位分析在系统中也非常重要。如果要分析一个系统,就要把它上下游的关系梳理出来,将测量结果在系统中进行分析,找出上下游的水量矛盾在哪些区域,这些区域就是下一步诊断分析的重点方向。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5.png

进行在线连续检测的必要性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6.png

多点位分析

基于真实监测数据,把采集的水量、污水厂的处理量作比对,可以评估不同处理设施的改造规模。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7.png

评估不同处理设施的改造规模

入流入渗是排水管网非常突出的问题,是需要长期分析诊断的内容。城市管网的提质增效路径应该首先是通过定量监测识别重点片区,锁定哪些片区水量矛盾大、哪些片区雨天和旱天水量变化大,对这些重点区域开展精细排查工作,再开展修复整治工作,并定量验证改造效果。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8.png

入流入渗问题

排水管网综合监测诊断工作应系统开展。首先,对管网的结构数据做拓扑分析,使连接关系基本符合现实情况;其次,开展分区流量监测,发现哪些片区问题严重;之后,对重点区域做现场精细排查和CCTV监测,确定问题点;最后是修复改造工作开展,并通过水量水质改善情况验证工作成效。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19.png

排水管网综合监测检测技术路线

专业化的排水管网监测诊断方法还需要不断的研究和积累,通过多种表现形式将监测数据进行多角度、多维度的可视化表达,从而增强监测数据的应用价值。

3-排水管道流量监测20.png

专业化的排水管网监测诊断可视化表达

 (水务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