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投水务吴淞水厂 钱 懿
德国作家韦斯特·法伦说过:上海是一座你一下子就会喜欢上的城市,看这里的灯光,灯光下的建筑,你就会说,上海比得过世界上任何一座现代化的城市。
1978年至2023年,这45年的时间里上海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发生着变化,上海人民的生活在改革开放浪潮下的发生着变化。40年的发展藏在上海的城市发展里,45年的发展藏在上海人民的平常日子里。
在我看来浦东的变化,最能体现上海的变化。我很小时候曾听过这样一句话:宁愿要浦西一道墙,也不要浦东一座房。而如今它已是上海的一颗闪耀明珠,浦东江边已从过去的一片没人要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一块块炙手可热的商业宝地,上海中心、金贸大厦,东方明珠,陆家嘴金融中心等等,以及其迅猛的速度拔地而起,浦东这个地方,仅仅用了数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跨世纪的变迁,它证明了上海将以更新、更繁荣、更辉煌的一面来迎接外国友人的到来。
百年来中国住宅的变化远远不止在单纯的居住面积上,特别是在上海,自近代以来,住宅是巨大的历史变动在城市空间中留下的烙印,并深刻影响着上海的城市生活。很早以前的记忆中,我住的就是天潼路的弄堂房子,小时候,弄堂里的小朋友玩捉迷藏最开心,因为家家几乎都有前后门,后弄堂与弄堂之间相通,很容易躲,然后就是夏天晚上两角钱的赤豆棒冰,一角钱的麦芽糖,绕啊绕,童年里的弄堂很干净,砖块与砖块间到了夏天会发现很多小绿苗,像绿色的豆芽,其实可能都是大家吃西瓜吐出来的瓜子,掉进缝隙里就发芽了,哈哈,那时还老是幻想着明年可不可以收到大西瓜呢。后来随着上海的经济发展,住宅也在慢慢变迁,从小弄堂搬到了老公房,最开始搬到的是一间一室半的房子,那时的我已经上了学,杂物实在多,一室半的房子里这儿堆一点,那儿堆一点,小家塞的满满当当,再长大些又一次搬家,搬到了一个花园小区,小区里有儿童乐园、老年器材、篮球场网球场应有尽有,家里是空调、电脑、电视音响一应俱全,房间敞亮,视野开阔,这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体会到了上海的发展,生活的改善。我庆幸自己生在这样一个发展迅速的上海,跟随它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