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科技智慧总第3371期 >2023-11-15编印

中国水协团体标准宣贯内容
刊发日期:2023-11-15 阅读次数: 作者:中国水协

一、标准的名称、编号

名称:《城市供水系统用户端可靠性评价规程》

编号:(T/CUWA 20060-2023)

二、标准制定的背景、意义

供水系统是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之一,供水可靠性不仅与居民用水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接相关,也是衡量供水企业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在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供水系统规模与日俱增。与此同时,整个社会对供水系统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间断、稳压、高品质等日益成为居民和供水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

近年来,供水可靠性评估工作受到国内外广泛重视。但当前关于供水可靠性的相关标准文件及条款比较原则、笼统,对于用户感受层面的考虑较为欠缺。因此,提出基于用户视角的系统性的可靠性评价体系和方法势在必行。

本《规程》提出了以用户为核心的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权重分配方案和量化评价方法,经权威机构检索,相关成果在国内外未见相同文献报道,具有新颖性。《规程》对于进一步夯实供水企业服务水平和精细管理水平,为居民持续提供可靠的优质饮用水具有重要意义。

三、相关标准及相互关系

国外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原水环节,包括水资源的持续性,以及来水、蓄水、水库库容等多属性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尚无从客户端感受来开展的供水系统全流程分析和系统可靠评价标准。仅有部分地区的供水监管机构对用户供水被中断时间有多年的持续记录(英国),部分地区的供水机构对中断供水设置了惩罚性财务补偿机制(澳大利亚)。

国内方面,目前《城市供水条例》和国家标准《城镇供水服务》中对于用户用水可靠性相关规定比较原则、笼统,对计划断水和应急抢修也是以事先告知和控制抢修时间为主要诉求,对于用户感受层面的考虑较为欠缺。

四、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由供水企业统一供水的城市用户供水可靠性评价。

五、关键技术指标

本《规程》提出了基于用户视角的供水可靠性评价体系及方法,该体系以考核表为核心,综合考虑二次加压供水、供水管网、水厂泵站和原水供应等上游环节,共计17项指标。

基本指标体系中考虑了表端停水项、用户反馈项和数据核验项。其中,表端停水项通过对用户端贸易结算表的停水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反应供水系统可靠性水平的高低,共涉及8个指标。用户反馈项的设置主要是为了直接从停水用户端获取用户对于停水管理的满意程度。数据核验项主要对获取的数据的置信度进行评价。

修正指标主要分析考核表上游环节对于用户供水可靠性的影响,包括二次供水、供水管网、水厂泵站和原水供应。其中,二次供水环节考虑了计划外二供设施清洗对于用户可靠性的影响,对于法定清洗水箱的情形暂不纳入分析。供水管网考虑了水质和水压合格率两个指标。水厂泵站和原水供应分别选取了运行负荷率和水源地供水保证率各一个指标。

六、重点条款展示

C.1.1 用户平均计划停水时长(WSR1)

在统计期间内,折合到每一用户的平均计划停水分钟数,单位为:分钟/户,计算公式如下:

001.png (C.1.1-1)

式中:T1—每次计划停水在剔除二次供水设施调蓄供水时长后的每户实际停水时长(分钟/户);

N1—每次计划停水用户数(户);

NC—评价区域总用户数(大于DN20的水表按附录A折算)。

将上式结果转换为0~100分之间的评分,计算公式为:

002.png   (C.1.1-2)

式中:T—统计周期(分钟)。

七、标准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标准实施后对于促进供水企业的精准细化管理与运营绩效提升、用水客户满意度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在行业树立绩效标杆、总结最佳实践,促进供水行业用水保障水准的提升。同时为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供水可靠性管控计划等提供决策依据。

此外,本《规程》的主要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上海市水务局印发的《上海市供水可靠性管制计划(试行)》(2023年9月发布),对提升上海市供水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八、主编单位

上海城投水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