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伞的告示
这几年,在北京地铁环线的车站里,矗立起了一座座精制的“百万庄园”美食亭。它的问世,不仅吸引了南来北往的乘客,而且还成为“上班族”经常光顾的定点餐馆。但未必人人都到这里消费。于是,经营者别出心裁地打出了“借伞”的告示,凡因下雨被困在车站的乘客,“庄园”可免费借其一把伞,第二天路过时还上即可。由于此种促销方式颇有人情味,既打出商亭的知名度,又解乘客的“燃眉之急”。这就使原来不在这里消费,却又受到了“庄园”恩惠的人,也成了这里的常客。大道理:很多生意人都在抱怨生意不好做了,现在是否可以想一想:在消费边缘的人能不能拉过来呢?
池塘里的大鱼
延边速递公司揽收员在上门揽收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在窗口办理国际特快专递的业务中,大多数人是给国外的亲属寄送药品的。公司发现各大药店应是药品快件的源头,于是,他们主动到药店揽收业务,并在此过程中热情向药店的老板和营业员进行 EMS 的业务宣传。很快,精明的店主便认为这是个可以互利互惠的好办法,因为,一来他们可以由此招揽更多的买药顾客,二来可以在代办中增加经营收入。就这样,在药店里办起了特快专递。大道理:再完善、再成熟的市场也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市场“缝隙”。积极寻觅市场缝隙,乘“隙”而入,就可以掌握竞争主动权,在小池塘里“养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