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宵
自来水供给量逐年递增,水质更加安全有保障,科学严格的空、天、地生态环境治理保护网络让城市更加美丽,高效、优质、规范的污水处理系统持续为城市安全保驾护航,“精准式”服务深得民心,数字化赋能实现了业务办理“零跑腿”,客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近年来,山东聊城水务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开新局”,高标准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高质量推动党建工作,高要求保障供水服务,以“三提三敢”“摘星夺旗”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水务动能”。
“多点开花”激发基层党建新活力
打造党建品牌,凝聚发展力量,高质量发展引领企业未来。一直以来,聊城水务集团党委从严从实推进企业党建工作,全力打造水务党建品牌,推动生产经营与党建深度融合、同频共振。水务集团党委深化特色支部品牌创建,积极探索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思路、新方法,着力创建特色鲜明、主题突出、内涵丰富、社会认可的特色党建品牌,并按照上级党委开展“一支部一品牌”创建工作要求,组织各党支部总结前期创办特色支部的工作经验,完善创建方案,丰富品牌内涵,创新品牌载体,形成品牌价值。同时,集团党委积极组织各党支部开展五星级支部创建工作,做到应评尽评,水务集团伯阳设计党支部、党群党支部、水质检测党支部等5个支部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今年来,集团创新建立党员劳模“工作室”,在服务发展中发挥党组织、优秀党员的引领示范作用;各党支部相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水质宣传进社区”“雷锋在身边”“爱心助考”等主题党日活动百余次。
与此同时,水务集团党委坚持以水务特色党建品牌创建为引领,充分利用“互联网+党建”新模式,以“灯塔-党建在线”“学习强国”等网络学习平台为抓手,帮助党员干部不断学习更新知识“仓库”,用党的先进理论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同时运用网格化管理知识测试提高党员党性修养,各党支部开展党建应知应会知识测试,按照80分以上,60分至79分、60分以下三个成绩分段分别进行奖励或处罚,并将考试结果与年终评先树优挂钩,实现了以考促学的目的。
“项目为王”助推高质量发展
聊城水务集团将党建工作嵌入生产服务各个环节,坚持以市民群众喝上“放心水”“优质水”为己任,奋斗在服务民生的第一线,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牵引力和推动力。
作为全市公益性水务产业、环保服务产业的主平台,水务集团高标准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坚持“项目为王”理念,聚焦“3+1”发展战略,通过市场开拓、资源协同,稳步推进民生项目,持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今年以来,城南水厂西线输水工程、郑济高铁预埋管迁改工程已全部完工;污水提标改造已完成主体建设,届时将在实现出水水质再次提升的基础上,全面提高装置设备的安全性和先进性;“一户一表、计量出户”改造工程累计完成5000户,完成总工程量的79%;作为今年 “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的老旧供水管道改造工程,计划投资1.18亿元,改造老旧管道33.2公里,目前已完工71%,竣工后将从根本上保障市民群众用水安全。
此外,水务集团积极拓展节能环保新领域,自主建设的城区首个地表水厂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预计10MW发电能力全部建成后,可年均发电1190万千瓦时,节约标准煤3490余吨,减排二氧化碳近11900吨,减排二氧化硫近500吨……聊城水务集团正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勇毅前行。
多措并举搭建为民服务“连心桥”
水流向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水务集团党委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服务意识、前置工作的行动力和主动服务的积极性,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延伸“服务触角”。通过高效推进“双提升”活动,健全水务网格化管理体系,挂牌成立全市第一个“水电气暖信”共享营业厅,聘请社会监督员监督服务质量和效率,举办水务开放日,发放老旧小区改造“便民服务卡”,利用智能管理平台开展“水量异常提醒”和“关爱孤寡老人”活动,增设无障碍通道门铃和扩音器等措施,从细节入手打造“暖心服务”窗口名片。同时,通过广泛开展“三上门、三集成”活动,建立多渠道沟通、直达式互动、全方位服务, 不断提升用户获得感、满意度。在常态化开展“服务直通车”“流动服务窗口”等一系列供水志愿服务活动中,水务集团变“坐等受理”为“上门服务”,全面打响了“精准式服务”品牌。
据了解,今年上半年,水务集团党委把市民群众关心关注的饮水工作放在首位,围绕富锶型、弱碱性天然矿泉水的特性和外观属性,先后与环保部、清华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哈工大的专家交流论证,以权威意见消减了市民群众的水质疑虑。党员志愿者还坚持每月开展“水质宣传”进社区活动,并联合媒体进行全方位宣讲饮用水知识。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服务于城区供水需求20余年之久的“水务热线”是聊城市首家提供24小时不间断服务的供水服务专线,如今已成为聊城水务党建引领供水服务质量的“绿色桥梁”和重要实践平台。2023年以来,“水务热线”共接听电话37245个、形成工单总量11240件;工单处结率、处结及时率、回访率均达100%,服务过程满意率99.80%,结果满意率99.89%。96568水务热线先后获得“富民兴聊劳动奖状”“年度聊城市‘最美服务窗口’”“年度市长公开电话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智慧赋能”提升供水服务“软实力”
聊城水务,为民服务!聊城水务集团党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科技赋能打造立体式“智慧水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擦亮民生水务品牌。
早在2000年,聊城水务集团就着手推进生产厂区的信息化建设,更是于2014年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提出了“从水源地引水、城区供水、污水处理直至中水回用的一体化综合管理”理念,其智慧水务项目顺利通过住建部专家验收,是全国最早实行供排水一体化运营的企业之一。多年来,水务集团依托“综合营销服务管理平台”项目建设,积极探索“互联网+”供水服务模式,实现“数据多跑腿,群众零跑腿”的供用水业务全程网办,即“水费线上交、发票线上领、业务线上办、合同线上签”的供用水服务新模式。在数据层面互融互通,在业务层面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营业类全业务覆盖、全流程管控的“一体化”协作模式,有效促进对外服务与内部管理双提升。
目前,水务集团深化“智慧水务”各系统版块集团化应用整合和成果转化,强化水厂自控网络安全建设,增加供水调度系统预警功能,拓展二次供水管理系统运维管理范围与智慧化巡检,探索5G智慧水厂管理应用场景的建设,借助数字化建设污水提标改造项目等,并将“智慧水务”建设纳入全市“智慧城市”建设中,实现管理、服务、监视、测量、治理和保护“六位一体”数字化建设。经过长期建设投入,“智慧水务”服务系统已实现1.0向2.0升级,正在向数字3.0功能奔赴,借助智慧水务实现管网漏损控制已跻身国内先进行列。
据了解,聊城水务集团拥有全市近百万居民用户,且在数字化转型领域进行了诸多的有益探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下一步水务集团将全面提升大数据对智慧水务建设的基础支撑作用,在数字化转型变革中进行全局统筹,建立跨部门业务协同机制,搭建综合性信息平台和数据系统,一体推进水务管理数字化等,真正实现从“智能化”到“智慧化”的转型升级。
新时代的赶考路上,昂首阔步前行中的水务集团正以聊城水务的优质服务托起全市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用善谋敢干、善作善成的胆识和魄力打造区域领先、产业链完整的现代大型国有水务集团,为“水城”做好“水”文章,为建设“幸福两河明珠城市”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