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9月,上海市三联服饰行在T恤衫的销售旺季即将过去的时候,生意却日见红火,出尽了风头。原来,他们把不久前价值二三百元的世界名牌T恤衫的价格降到了每件90多元,使大批的消费者争先恐后地掏腰包。令人佩服的是三联服饰行的削价时机选得恰到好处:在商品的销售旺季即将过去的时候,大胆、及时地削价处理,使消费者只花原来五分之二的价钱就能买到世界名牌精品,同样能够领略它的风采,自然满心欢喜。当今,服饰时装化的发展趋势,使时装跟农贸市场的副食品差不多,要“鲜、活、嫩”。不同的市场行情有不同的新鲜度,规定不同的价格。产品刚面市时货俏价高,销售旺季过去时价格猛跌。如今的时装市场也呈现这种趋势,新款式的服装刚上市时,价格偏高,当市场上一哄而起,满街都是的时候便开始降价,临近流行周期末就果断地削价处理,挥泪甩卖。最初,只有个体服装业能够灵活运用这种价格杠杆。接着集体的、国营的服装业也开始尝试运用这种经济杠杆,只是活力不足。三联服饰行的世界名牌大削价则为国营、集体服装业的灵活经营带了一个好头。
大道理:淡季和旺季中消费者的心理不一样,销售策略也应该做相应的调整。灵活地运用价格激励机制,使淡季商品当旺季卖,避免了资金占用,确实是经营中的一大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