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399期 >2024-02-21编印

每年“吃掉”超40万吨污泥
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扩建完成
刊发日期:2024-02-21 阅读次数: 作者:本报综讯

近日,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扩建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并投运,日污泥处理能力由此前的600吨提升至1200吨,处理规模占到重庆中心城区每天污泥产生量的60%以上,年处理规模超40万吨。

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地处江津区珞璜工业园,由重庆水务集团与华能珞璜电厂共建,重庆水务集团所属重庆渝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服务范围覆盖重庆市中心城区及周边区县的20多座市政污水处理厂。

“城镇污水处理后会剩下高度浓缩的固体物质,随意倾倒、堆放均会造成环境污染,所以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处置,这也是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工艺最复杂、成本最高的部分之一。”重庆水务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采用污泥热电联产模式,以及圆盘式污泥热干化处理工艺技术。处理后的干化污泥作为生物质燃料运往华能珞璜电厂与燃煤掺烧发电,全过程、全链条实现闭环式无害化处理处置和资源化循环利用。

据介绍,该中心总投资约3.79亿元,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于2020年3月建成投运,初步缓解了中心城区市政污泥处理处置急迫压力。随后,重庆水务集团将该中心扩建工程列入“我为群众办实事”清单,包括新建污泥干化车间一座、新增6条污泥干化处理线及相关设备设施,配套新建1座污水预处理站等,2023年底全面完成竣工验收。

截至2023年底,重庆珞璜污泥处置中心已累计接收处理湿污泥共85万多吨,累计生产干化污泥19万多吨,折算减少电厂标准煤使用约2.5万吨,参与发电约7500万千瓦时,同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7万吨。

据了解,目前重庆市已形成热电联产、好氧发酵、协同焚烧等技术协同发展的污泥多元化处置格局,污泥日处理能力超过2300吨,基本满足城市发展所需。

重庆水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庞子山表示,计划到“十四五”末,将污泥处理处置能力提升至每天5000吨,同时运用更多先进的工艺技术,创新资源化利用的路径,为全面推进美丽重庆和“无废城市”建设再立新功。

1-重庆1   珞璜污泥处置中心厂区.jpg

图为珞璜污泥处置中心厂区。

 (本报综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