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4:政工文艺总第3401期 >2024-02-28编印

“4X3”模式让思政教育工作“出圈出彩”
刊发日期:2024-02-28 阅读次数: 作者:汤玉洁

本报讯  安徽省黄山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紧紧围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巩固干部职工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根本任务,坚持“抓生产从思想入手,抓思想从生产出发”,从“4X3”思政教育模式发力,以思想稳定保证队伍稳定,以队伍稳定促进生产稳定,构筑起上下同心同向、左右合力合行的良好氛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头雁+群雁+名师”,建好思政教育“师资库”。将思政教育工作搬到基层党支部、生产第一线、群众职工身边,围绕构建“高校名师+党政领导+行业领域专家+基层党组织书记+公司典型模范人物”师资库,按照“择优入库、动态管理”的原则,选优配强专兼职讲师,打造了“支部书记带头示范-支部委员全面跟进-专家名师请邀入厂-理论宣讲小分队灵活开展”的四级宣讲体系。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结合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获得用水服务、廉洁从业、徽文化传承、乡村振兴、技能教育等内容深入各厂区、班组开展“学思践悟二十大,‘理响水务’传党音”宣讲活动20余次,通过面对面讲解、点对点示范、全面集中轮训等形式,让党员职工在家门口学知识、在生产车间学技能,让理论“入脑入心”。

“云上+线下+实景”,烹好思政教育“精品餐”。利用“自学+交流研讨”“线上+线下”“购买图书+编印资料”等形式,持续加强常态化思政教育。用活学习强国、安徽先锋微讯、党员远教站点等线上平台,通过微信群、QQ群等转发推送优质课件素材80余期,参与讨论300余人次;灵活运用“六微模式”载体,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大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等为核心内容,以“微测试”、“微宣讲”、“微诵读”“微讨论”等形式在探索新时代思政教育新路径方面持续发力,累计参与党员职工达600余人次;依托黄山市烈士陵园、湖州余村教育基地、徽字号实训基地等教育资源,2023年以来先后以实地参观、小组交流、深度讲解等方式组织7批近500人次参与沉浸式、互动式思政教学,有效提高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

“关爱+调研+管理”,构建思政教育“动态网”。以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为出发点,扎实做好“四必谈、五必访”活动,打造“春送祝福”“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职工关爱特色服务,健全帮扶救助机制,有力推动员工“急难愁盼”问题解决。结合“两个八小时”党员职工教育管理,建立网格化思政教育动态管理体系,打造形成“寻找问题——主动解决——反馈落实——长效跟踪”四级闭环管理机制,落实抓队伍从小事抓起,抓管理从细节入手,办小事不出部室(厂办),解难事不出单位。公司班子带头每周开展“现场两小时”调研走访工作,以安全管理切入,综合覆盖安全巡查、项目建设、职工管理、党建工作等;定期收集基层思想动态,形成“思想动态问题汇总库”,部门层面实行主任负责制,由员工直属部门领导负责销号解决员工诉求,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部门层面无法解决的问题,实行提级解决制,由公司党总支直接召集人力党群室和专业部门,共同研究对策、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充分运用“三会一课”、“书记谈心室”,听取、研判基层党组织对职工诉求和意见的收集、办理情况,确保时时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今年以来,班子成员深入开展基层调研30多次,解决各类问题50多条,切实做到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让职工暖心。

“品牌+实践+服务”,搭好思政教育“大舞台”。聚焦思政赋能和品牌提升运用共促进,紧密围绕企业主责主业,持续丰富“管网医生”党建特色品牌内容。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培养高技能人才、提高职工技能水平结合起来,连续十余年以安全环保、增收节支、创新创效、降本提效、水务文化为主题开展劳动竞赛、课题评审、技术攻关、“水颂”汇演等活动30余场次;推进“匠心智水育高徒”和“师徒帮学”活动,培育打造榜样典型“人才雁阵”,多名职工干部先后荣获安徽省劳动模范、安徽好人、安徽工匠、黄山市五一劳动奖章、黄山市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陆续拍摄了《管网医生》《用心于水,点滴关情》《一路赶考 砥砺前行》等5个优质思政类微视频,先后荣获多个省市级荣誉奖项;创新“红绿蓝”党员教育培育工作法在安徽省学习强国平台推广普及,有力做好了产业发展与思政教育的结合文章。聚焦用户关心的用水问题、水电气网业务联办、水质水压等民生问题,管网医生志愿服务队常态化下沉社区、企业、学校开展政策宣讲、疑难解读、技术指导等现场宣传活动30余次,为企业群众帮办实事45件,不断拓展了思政教育功能,提升学用实效。 

(汤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