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进行科研开发,为原先污水处理中的难题找到解决之策,让污浊的河道,变成游人如织的城市新景观。今年以来,北京排水集团立足特点,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以新质生产力实现节能降耗,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南四环外的北京排水集团槐房再生水厂,每天有60万立方米的污水被净化处理,其总量能灌满240个标准游泳池。这座全亚洲最大的地下再生水厂将生态景观与污水处理设施融为一体,地下藏着再生水厂,地上则是270亩的湿地公园,吸引了不少野生鸟类集聚。
槐房再生水厂仅是北京排水集团日常运转的一个片段,北京排水集团的年污水处理能力相当于1000个昆明湖,运营的排水管线加在一起能够绕地球大半圈。
“北京排水集团始终强调科技创新,已经实现了由原来的引进消化吸收到集成自主创新,再到原始创新的转变。目前北排集团已有部分技术在世界上处于先进水平。”北京排水集团技术部部长白宇告诉记者,北排已建成世界先进的水环境科创平台,还建成了国际最大规模的生产性研发示范厂,创新技术为污水处理中的难题找到了解决之策。
“红菌技术”利用厌氧氨氧化菌进行脱氮,从而降低环境水体的富营养化水平。目前,北京排水集团已经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热水解消化液红菌示范工程。“好氧颗粒污泥技术”是北京排水集团近年来自主研发突破的“绝活”技术之一,通过絮体污泥微生物自凝聚形成颗粒状污泥,促使沉降速度提升5倍,功能菌丰度提升 2 倍以上,至少提升20%的污水处理量,加快了污水处理效率,节约能耗15%左右,节约占地达30%以上。2021年,集团经过10年的研发探索,建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城市污水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实际工程,处理规模达8万立方米/天。白宇表示,2024年,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应用持续推进,北京排水集团正在新建一座处理规模达10万立方米/天的工程,从而进一步实现技术迭代升级。
技术的创新应用给这座城市带来了看得见的收获,昔日让市民“掩鼻而过”的污浊河道,变成了今天游人如织的城市新景观。
“北京坝河流域的水源来自酒仙桥、北小河和高安屯再生水厂,在坝河流域有一个著名的支流,就是现在非常网红的亮马河。”白宇表示,未来的污水处理厂绝对不仅仅是过去从事污水处理、污染物去除的封闭水厂。它会变成一个美好开放的环境主体,给城市风景增添一抹亮色,还将是新型的水源厂、新型的能源厂以及新型的资源回收厂。
(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