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32期 >2024-06-15编印

在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2024年会上的讲话
刊发日期:2024-06-15 阅读次数: 作者:胡子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司长  胡子健

1-胡子建.jpg

尊敬的章会长、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受邀参加会议。由于日程冲突,只能以视频方式与大家见面。本次年会是中国水协的重要活动,也是全行业的盛会,我谨代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向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广大水务工作者、专家学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市水务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水安全、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做出重要的指示批示,发表系列讲话,提出了明确要求。我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努力提升城市的供水品质,深入推进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建设,实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不断地提高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运行。

过去一年,城市水务行业积极应对风险挑战,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收到了很好的实效。在95个城市降雨超历史极值的情况下,总体平稳度汛,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超过70%,新建改造污水管网2万多公里,节约用水条例正式颁布,城市供水条例也已上报国务院。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体行业共同努力,离不开相关部门的支持帮助。在此,对大家长期以来为水务事业做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当前,城市水务工作处于重要的发展时期,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极端天气偶发变常态,局部地区洪涝灾害多发、频发;另一方面,设施短板弱项仍很突出,行业能力水平还有待提升。长期以来,城市排水防涝的投入严重滞后,虽然去年国家安排了1400亿元的特别国债支持2372个排水防涝能力提升项目建设,但从近期督察、检查的情况看,这些项目开工率还不高,短期还难以奏效。黑臭水体治理存在着地区不平衡的问题,部分城市还没有全面建立长效机制,返黑、返臭的情况不断出现。此外,部分城市的供水和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老化严重,进入了集中更新周期。总的看,我们的工作离党中央的要求、城市高质量发展、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2024年,我们将重点在城建领域实施排水防涝能力提升、市政基础设施设备更新和地下管网建设这三大工程。其中,供排水工作是重中之重,国家将提供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我们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强化资金引领,抓好示范带动,完善长效机制,加快补齐短板弱项,提升能力水平,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排水防涝工程体系建设,启动100多个城市,1000多个易涝积水点的治理,推动建设8个国家级,30个省级移动排涝基地;二是深入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和长效机制建设,县级城市黑臭水体消除比例力争达到85%;三是实施污水处理和供水设备的更新改造,推进设施设备升级换代;四是加快推进雨水、污水、供水等地下管网建设的改造,这些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需要群策群力、持续推进。

为凝聚全行业力量,发挥各方面作用,在此,我提四点期望。

一是提前谋划、早做准备。据气象部门预测,2024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今年从3月30日开始,江南、华南等地已进入了多雨期,汛期较以往提前到来。今天参会的有地方主管部门、水务企业、规划设计院所等,是城市排水防涝的核心力量,希望各相关单位,做实做细汛前的准备工作,提前研判应对能力,深入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做好应急演练和物资准备,尽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积极作为、勇于担当。时间证明我们水务行业具有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的光荣传统,还有攻坚克难、能打硬仗的优秀团队。比如在2021年郑州7·20特大暴雨,2023年7月涿州洪涝灾害发生后,中规院、上海市政院、华北市政院,北京、天津、武汉排水集团,济南、郑州、抚顺三个国家供水基地等单位派出了专家团队及车辆装备,驻守现场、应急保供,协助抢险救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希望水协各成员单位以此为榜样,发挥专业优势,做好支撑保障,关键时刻站得出、顶得上、打得赢。

三是科技赋能、引领发展。希望各单位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原则,聚焦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蓝绿空间蓄排平衡、污水处理提质增效等关键技术,组织科技攻关和装备研发,加大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发挥科技引领的示范作用,打造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是苦练内功,提升能力。希望各成员单位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能力建设,练就科学管水、用水、治水真功夫,积极开展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推动城市水务行业的整体能力水平提升。同时,希望中国水协及地方水协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搭建平台、创造机会,更好地服务政府、服务会员、服务社会,促进全行业长期、持续、健康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