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根据《福建省防洪条例》,福建省目前已进入汛期。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各所属企业抢抓备汛时机,上紧“发条”,提前谋划、严密部署,着力提升排水抢险能力,确保汛期各项举措落实落细,切实打好防汛“主动仗”。
为全面贯彻落实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强化水务系统防汛备汛工作,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专门组织召开了防汛备汛工作动员大会。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各所属企业主要领导参会。
会上,集团总经理朱宸熠作动员部署讲话。他强调,一是要强化隐患排查,避免麻痹思想。各单位要做足汛前部署工作,务必高度重视防汛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重点,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绝不能有任何疏忽大意。二是要强化应急保障,避免责任落空。各单位要对照《水务系统排水防涝工作责任书》要求,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具体到人、精确到点,落实现场人员的值班值守,应急人员的到岗到位,确保应急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安全开展。三是要强化汛后恢复,避免突发情况。各单位要守紧防汛安全这根弦,汛后及时修复设备,排查问题隐患,确保发现一处,整改一处,避免意外情况,确保安全度汛。
定预案 快速响应不积涝
根据气象部门对今年汛情的预测,集团排水公司于3月就修订完善了《福州市城区排水防涝应急预案》,明确了6个方面的17项具体任务,并成立排水防涝应急抢险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和组织预案响应工作,由运营管理部门牵头,鼓台、晋安、金山、仓山和泵站应急抢险小组各司其职,装备材料部、工程部和安全技术部等部门合力防汛。
公司实行带班领导负责制,五个小组每日轮流值班,24小时跟踪天气变化状况,及时传达上级指令,响应各级预案,组织排水防涝应急抢险。
为加强下穿通道汛期安全,公司还制定了《雨水下穿泵站运行一点一策排涝指南》,对汛期前后雨水泵站设备、设施的维护、检修等提出要求,并根据汛情发生时各雨水下穿泵站的积水原因,确定相关部门的应急处置措施。
通过上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反应、协调联动”的机制,排水公司压紧压实责任,细化分解任务,使各项防汛措施有力、有效推进,实现暴雨到来时快速响应,有条不紊。
整装备 及时出动“不掉线”
移动排水利器是无声的排水“尖兵”。公司现有3台“龙吸水”抢险排水车、1台移动式大流量排水泵车、18台动力站,总移动排水能力达11920立方米/小时,现已全部完成维护保养,保障汛期移动抽排能力“不掉线”。
查隐患 疏通“经脉”不堵塞
排水公司扎实开展四城区市政雨污水设施维护工作,安排维护队伍对排水设施进行排查、清掏、冲洗,特别对积水风险点、下穿通道及在建工地周边的排水设施进行全面“体检”。排水公司已完成了584.6公里排水管道、26893座检查井、66987座进水井的冲洗及清掏维护和21座污水泵站、28座雨水泵站、1座排涝站、1座中水回补泵站、1座调蓄池、15座泵井及21台闸门的养护。此外,完成了45项设备、设施的大中修工作,确保排水设施健康运行,畅通城市“内循环”。
排水设施提标改造也正按序时进度推进,公司综合采取多种措施,针对各易积水点开展个性化施治,提升管道排水能力。今年,城区计划完成100处快排通道建设、200处平侧结合改造、500处雨水收水口扩大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区薄弱点排水防涝能力,为广大市民筑牢排水防涝“安全堤”。
汛期内河水位上涨,自来水厂取水泵房等供水设施恐面临内涝威胁。为此,排水公司各区域公司和自来水公司各水厂配合,根据《供水重点部位及周边区域排涝指南》要求,对增压泵站等供水重点保障点位的一点一策排涝优化方案进行全面梳理,详细掌握设施点位周边排水现状和排水隐患,并明确紧急情况下联动部门的对接流程及应急措施,保障汛期水厂、增压站的设备设施运行良好。
强实战 培训演练促提升
业务培训:各值班人员、涝点值守第一责任人参加由福州市城区水系联排联调中心举办的科学调度系统排水防涝应急业务应用培训会,深入学习科学调度系统的操作规程和使用规则。通过模拟实战演练,全面梳理汛期排水防涝问题的发现、上报到处置的全流程,确保在实际操作中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现场操作:通过“老带新”,排水公司对新入职的30名一线抢险人员开展排水设备操作及维修保养培训。培训过程中,理论讲授、示范式教学、实操模拟“轮番上阵”,不断增强应急人员处置突发内涝应急装备使用技能,为应急值守执勤备战打下坚实基础。
应急演练:在湖东路下穿通道,排水公司举行应急管控演练,模拟晋安河倒灌,客水大量涌入下穿通道后进行紧急管控的场景。面对险情,抢险人员快速反应、配合默契,能够按照应急预案要求有序开展工作,有效地增强了实战经验,全力备战即将到来的汛期。
此外,高新区水务公司、闽侯水务公司积极进行防汛抢险排涝演练,现场模拟强降雨后的应急处置工作,在演练中验证防汛防台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进一步提升抢险人员面对汛情的应急处置和团结协作能力,为防汛工作奠定扎实基础。
面对汛期的考验,福州水务集团将组织各所属企业全力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并进一步在实战中检验防汛预案、设备及锻炼队伍,持续改进,奋力实现城区“小雨不积水,大雨不积涝”的工作目标,确保汛期市民出行安全。
图为防汛抢险排涝演练现场。
(叶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