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41期 >2024-07-17编印

四次获誉背后的“硬实力”
优化营商环境他们这样干
刊发日期:2024-07-17 阅读次数: 作者:陈敏毓

本报讯  近日,江西省宜春市营商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2023年度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考核结果的通报,宜春水务集团被评为2023年度市直营商环境建设责任单位营商环境建设工作考核“第一等次”。这也是宜春水务集团参与全市营商环境评比以来,第四次荣获佳绩。

近年来,宜春水务集团常思惠企利民之举,不断创新服务理念,积极探索供水服务新模式,通过不断简化办事程序、构建智慧水务体系等,全力以赴打好供水服务“主动仗”,力促营商环境提质增效,让一泓“净水”流深润泽营商“沃土”。

做足“减”功课,让获得用水“更便捷”

获得用水服务水平是营商环境的重要体现,关系到企业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宜春水务集团在“获得用水”办事渠道、办事程序、成本时间上不断做“减法”。

深化“互联网+获得用水”。不断拓展获得用水线上报装渠道,用户通过江西政务服务网、赣服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即可零材料申请用水报装,实现跨部门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让数据代替用户“跑腿”。

完善“获得用水服务机制”。2023年,水务集团在原有的“2100”服务标准基础上再次推陈出新,推出获得用水“1100”服务标准,即:企业获得用水1个环节、1个自然日办结,“0材料”容缺受理和企业获得用水“0”跑腿,实现接水报装再提速。

做深“前置服务体系再升级”。主动获取企业进驻信息,通过提前上门勘察、完成设计预算、帮办代办审批手续等举措,确保企业用户快速便捷通水,进一步提升用水报装服务水平和便利度。2023年全年,宜春水务集团帮助园区40余家企业顺利通水投产,为60余家企业提供前置服务,为近80家企业代办行政审批业务。

写好“智”篇章,让供水管理“更智能”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迎来“数字化”的新时代。近年来,宜春水务集团抢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强化各版块信息要素整合与利用,让自来水变“智”来水。

构建物联感知一张网。整合水厂生产监测、在线水质监测、管网压力监测、管网漏损监测、用水计量监测、用水报修缴费等核心业务,构建起用数据描述、用数据分析、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的智慧水务数字化平台,实现供水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智慧化管控。

实行自动化运行管理。目前,宜春水务集团下辖的10余座公共加压站、近110个统建统管的二次供水加压泵房均已建立了“无人值守、有人管理”的现代化管理模式,140余处管网压力检测点全部纳入在线监测管理,以现代化手段保障供水全过程、全时段安全,让供水生产运行更自动、运维管理更智能。

“可视化”管控管网。建立并完善DMA分区计量体系,构建供水管网智能管理“一张图”,通过汇聚和分析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各监测点位的流量、压力、噪声等数据,实现对各级分区水量信息的精准研判、动态评估,保障供水的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擦亮“心”名片,让供水服务“更优质”

作为服务型企业,扮演好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角色,是实现优质服务的必经之路。

服务整合。为积极拓展便民服务圈辐射范围,填补秀江河以南区域没有综合性服务大厅的空白,宜春水务集团打破信息壁垒,主动融合,推广水气一体化申请报装、费用缴纳、过户办理、诉求受理服务体系,将城南供水客户服务中心升级为供水供气城南服务大厅,让用户进一扇门通办水气业务。

服务上门。严格落实“三全”机制,即:客服经理全覆盖,宜春水务集团要求每名客服经理做到用户联系全覆盖,第一时间做好诉求解释;志愿服务全天候,凡是有水务集团员工居住的小区,都有党员干部带队的供水志愿服务小分队,全天候回应用户诉求;应急保障全待命,应急抢修实行三级梯队保障,确保任何问题都能得到及时响应和积极解决。实现供水诉求“三不出”,即:基本诉求不出小区,热点诉求不出客服中心,重要诉求不出公司,以此来实现将涉水投诉解决在萌芽阶段。

服务覆盖。宜春水务集团以开展供水服务进社区、进小区为契机,持续开展上门走访活动,为居民配备身边的“水管家”。依托微信工作群把用水管理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分解,形成网格“无缝隙”覆盖,目前全司用水管理员已加入500余个网格群或业主群。“水管家”在网格工作群及时高效解决广大用户的用水堵点、痛点问题。

正当扬帆破浪,更需策马加鞭。今后,宜春水务集团将继续以供水服务保障为抓手,扎实推进“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有责任、个个身在局中”的创新服务意识,真正做到让用户满意,让政府放心。

(陈敏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