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科技智慧总第3441期 >2024-07-17编印

科研工作赋能供水保障
天津水务集团应对原水嗅味问题取得重要进展
刊发日期:2024-07-17 阅读次数: 作者: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本报讯  时值盛夏,又到了藻类滋生的季节,而藻类滋生又会产生大量嗅味物质,导致水体产生土霉味、鱼腥味等异臭异味。水中嗅味物质的有效去除不仅影响龙头水品质,同时也与水务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有着紧密联系。由于水中嗅味物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目前国内大多数自来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对嗅味物质的去除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探索常规工艺条件下实现嗅味物质有效去除的技术措施是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务集团)所属设研所、博士后工作站一直致力于应对和解决原水嗅味问题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开展水中典型嗅味物质的定量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了水中20种典型嗅味物质的定量检测方法,拓展了供水行业对水中嗅味物质的识别检测范围。研究团队通过进行水源水中典型嗅味物质暴露特征调查, 提出了天津市水源应全年和季节性定期监测的嗅味物质名单,并通过对水源主要水质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了天津市水源嗅味问题成因,为实现水库嗅味原位控制奠定了基础。

3-2天津.jpg

研究团队对传统氧化、吸附技术去除水中典型嗅味物质的效能及关键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水中典型嗅味物质的针对性去除技术及应急处置对策。为有效应对原水嗅味问题,开拓更多路径选择,在嗅味物质去除新技术、水库嗅味原位控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改进。水务集团大力推动研究成果转化,及时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有力保障了冬季引滦供水等水源嗅味问题易发期间的城市安全供水,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设研所所长助理、科研室主任韩正双介绍:“我们天津市的原水来自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水以及引滦入津工程调水,我们通过建立嗅味物质定量检测方法,开展嗅味物质暴露特征调查和去除技术研究,逐渐掌握了天津市水源嗅味问题特征和成因,并形成了应急处置对策。此外,我们在新型氧化技术、粉末活性炭吸附改性技术等方面也开展了一些积极探索。通过这些技术的组合应用,目前水务集团出厂水嗅味指标完全满足国家标准。”

未来,水务集团将进一步围绕水库嗅味原位控制、原水应急处理体系完善、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升级等开展科技研发,加强科技成果向实际应用转化,服务集团水厂深度处理设施升级和引滦原水预处理厂建设等重点工程,进一步优化各环节处理效能,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天津水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