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标准的名称、编号
名称:《管式动态混合器》
编号:T/CUWA60053-2022
二、 标准制定的背景、意义
市政供排水中需加入各种化学药剂。传统的机械混合池占地较大、管理相对复杂,静态混合器的水质适应能力差、水头损失大、能耗高。
动态混合器可以有效替代上述产品,提升混合效果、降低能耗,并在实际工程中已得到应用,效果很好,但尚缺乏有关标准。
制定管式动态混合器相关标准,可以推广并规范该类产品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提高水处理加药环节的混合效果,减少药剂消耗、降低能耗、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三、 相关标准及相互关系
本标准遵循全文强制国家标准《城市给水工程项目规范》GB 55026-2022,并且是其规定“城市给水工程中涉水的设备、材料和药剂,必须满足卫生安全要求”、“城市给水工程应优先采用节水和节能型工艺、设备、器具和产品”的支撑和补充。
本标准所规定的产品,其卫生性能符合《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7219,其管道部分的制造和材料应符合《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4部分:制作与安装》GB/T 20801.4、《压力管道规范 工业管道 第5部分:检验与试验》GB/T 20801.5、《铜及铜合金拉制管》GB/T 1527等的要求,法兰应符合《钢制管法兰 第1部分:PN系列》GB/T 9124.1的要求,选用电机应符合《小功率电动机的安全要求》GB/T 12350、《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T 18613,相关部件的公差应符合《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一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GB/T 1804-2000等的要求,运转噪音应符合 《电声学 声级计 第1部分:规范》GB/T 3785.1的要求,包装储运图示及标牌应符合《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标牌》GB/T 13306等的要求。
四、 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药剂投加后与水混合用的管式动态混合器的制造和检验。
五、 关键技术指标
本标准规定的管式动态混合器,其结构包括混合管、涡轮、固定支架、水平转轴、采用变频调速的减速电动机、联轴器、电动机底座、竖向转轴、换向器等;其管径为DN250~DN2000,适用的参考流量为(0.2~33.9)万m3/d或(0.09~14.1)×103m3/h、参考长度(2000~2500)mm;采用S30408、S30403、S31608、S31603、铜合金等材料制造。标准提出了管式动态混合器的材料和零部件、外观、规格偏差、密闭要求、卫生要求、可靠性要求、运转性能等要求。
标准规定了管式动态混合气的适用条件:温度1℃~45℃的介质、且不含有易堵塞涡轮或缠绕涡轮的杂质,安装宜靠近絮凝反应装置,加药点应靠近管式动态混合器;宜采用水平安装,也可采用竖直安装。
六、 重点条款展示
6.6 可靠性要求
管式动态混合器应在可靠性试验条件下,满足连续运转天数的要求。
6.7.1 管式动态混合器在最大参考流量、额定转速条件下运转水头损失不应大于5kPa。
7.1 管式动态混合器宜用于温度1℃~45℃的介质;不得用于含有易堵塞涡轮或缠绕涡轮的杂质的介质中。
7.2 管式动态混合器宜采用水平安装,混合管轴线与水平面的倾角不宜超过10°;采用竖直安装时,混合管轴线与垂直面的夹角不宜超过5°。
七、 标准实施后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实施本标准,替代于传统的管式静态混合器或机械混合池,可兼顾占地小、水质适应能力强的有点,并可提高混合效果、有效降低混凝剂或消毒剂的投加量、减少消毒副产物的生成,混合阶段能耗可以降低约80%~95%、降低水处理流程的水头损失和处理厂的处理能力,因而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节能减排效益。
八、 主编单位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力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