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7月1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书记、部长倪虹率队对福建省福州市进行了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活动不仅涵盖了对关键排水设施的实地考察,还包括了对应急救援能力的评估,以及座谈会上对福州市内涝治理成效的总结。倪虹在调研中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并对城市排水防涝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以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在实地考察环节,倪虹部长及其团队首先参观了位于福州市江北城区的斗门调蓄池并听取福州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景关于设施运行调度、标准化管理等情况的汇报。据了解,斗门调蓄池作为“六湖三园一池”蓄滞水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巧妙地将公交停车库与地下约16万立方米的调蓄池相结合,实现了场地空间的集约化利用,有效解决了公交停车与防涝问题。倪虹在现场指出,水的不可压缩性和流动规律性要求我们在城市排水防涝工作中必须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他强调,利用地下空间调蓄雨水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方法,具有巨大的潜力,可以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随后,调研组参观了福州市城市排水应急救援中心,详细了解中心在技能培训、教学体验、防汛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工作。倪虹观摩了“龙吸水”应急抽排、地下有限空间作业等实操演练,并对福州市在城市排水防涝应急救援方面的准备工作给予了肯定。他提出,要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做好应急救援设施设备物资储备,确保各类物资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加大事故预防和应急演练力度,确保险情灾情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开展应急处置,让人民群众安心放心。
在下午召开的座谈会上,倪虹听取了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和福州市政府关于城市排水防涝工作的情况介绍。他指出,当前全国已进入主汛期,南方多地出现超历史极值的强降雨,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洪涝灾害,福州“联排联调”的经验对于应对当前洪涝灾害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对此,倪虹提出了五方面要求:一是各级部门要高度重视防汛安全,做好充分准备;二是明确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间的联动;三是排查隐患,特别是加强地下空间的防涝措施;四是加快完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补齐设施短板;五是强化“软件”建设,提升应急响应和工程设计能力。
调研期间,福建省委书记周祖翼、省长赵龙亲切会见了倪虹一行。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副省长林文斌出席座谈会。
(本报综讯)
相关链接>>>
斗门调蓄池,位于福州火车站和汽车北站附近,是一座集雨洪调蓄、停车场、公交车辆保养和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市政设施。该设施采用“上拔下挖”的建设模式,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
调蓄池结构:调蓄池高16米,相当于4层楼的高度,总库容达到16万立方米,位居全国单体体量第二。它位于地下负二层,上方负一层为社会停车场,地面则是可停放250辆公交车的5层立体公交停车场。
功能与作用:调蓄池的主要作用是减轻火车站片区在降雨时的易涝问题,覆盖了以福州火车站为中心的0.46平方公里区域,将内涝防治标准提升至50年一遇水平。
雨水收集系统:调蓄池配备了两组干管系统,一条长660米、直径2.8米的截流干管和一条长700米、直径1.6米的次干管,用于收集沿线雨水并输送至调蓄池。
调蓄池自净能力:为防止底泥沉淀和水质恶化,调蓄池底部安装了15个喷射器,能够实现260度的全方位作业。这些喷射器在雨水抽排入内河后启动,通过强水流冲击搅动水体,将泥沙重新悬浮并由泥沙泵抽排至旋流沉砂池处理,确保调蓄池全方位自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