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在全面推进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达标建设中,重庆市江北区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总体思路为指导,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广泛宣传发动、狠抓措施落实,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加强领导、科学谋划,全面推进创建工作
为充分发挥江北区政府在国家节水型城市达标建设中的领导作用,江北区成立了以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政府办副主任、区城市管理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其他部门分管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的专项小组,全面组织协调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
根据考核标准要点,制定并印发了《江北区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方案》,明确创建的总体目标、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召开工作推进会,安排部署创建工作,把创建任务细化、量化、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同时,还将创建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围,实现创建目标上下一体、创建任务项项到位、创建责任层层落实,做到条块结合、整体联动。
明确目标、狠抓落实,创建工作显成效
江北区遵循城市节约用水的客观规律,通过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等手段,切实加强用水管理、更新节水观念,把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促进了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综合利用,城市用水、节水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创建,2021年,江北区获得第一批“重庆市节水型城市”称号,也是全市唯一一个独立开展并提前完成市级创建任务的辖区。截至2023年年底,全区万元地区生产总值(GDP)用水量为6.76立方米/万元;全区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为14.04立方米/万元;全区居民家庭“一户一表”率达100%,均达到国家创建标准。
强化措施、综合治理,实现“一下降、两提高”
通过节水型城市创建,江北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从2015年的14.6%下降到2023年的5.76%,下降率超过50%,实现全区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的稳步下降。
加强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效能,2021-2023年,全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以上、水环境质量达标率为100%,全区城市水环境质量显著增强。
全区节水载体创建指标均超过国家创建标准,2021-2023年,全区节水载体累计创建432个,其中:节水型居民小区覆盖率达85.87%,累计创建节水型小区110个;节水型单位覆盖率达24.77%,累计创建节水型单位305个;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20.96%,累计创建节水型企业17个。
突出重点、提高效能,推动“三种节水方式”
推动老旧供水管网和“二次供水”的改造,减少水资源浪费。通过逐年改造,2021-2023年,全区老旧管网改造完成约15公里,二次供水改造完成约9200户。全区城市居民人均生活用水量达138升/人·天,达到国家创建标准。
推动“一水多用、循环用水、科学用水”的节水理念。在生活中,江北区寰宇天下天玺小区展现节水意识,通过收集住宅沐浴及洗衣机排水后,回用于该小区的厕所清洁、绿化喷洒、地下车库冲洗等,使小区每位业主每年可节省约20%的水费。在工作中,奥特斯科技(重庆)有限公司切身落实节水理念,利用冷凝水箱回收空调水、工艺水等,使每年工厂回收利用约35万立方米的循环水,极大地节约了工业用水成本。2023年,全区再生水利用量为15142.9212立方米,再生水利用率达5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86.9%,均高于国家创建标准。此外,推动非居民计划用水定额管理,通过《重庆市第二三产业用水定额标准》对全区年用水量超过1万立方米的717个用水大户进行定额用水管理,促进了用水管理的合理化、常态化
营造氛围、突出主题,打出宣传“组合拳”
为使节约用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江北区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突出主题,做到宣传形式多样化、宣传范围全覆盖。
不但以世界水日、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等活动为切入点,精心制定活动方案,开展主题宣传,而且还联合“上游新闻”、“第一眼”新闻、区融媒体中心等开设专题报道,进一步强化宣传力度。除此之外,江北区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宣传海报科普节水知识、宣传节水意义。2021-2023年,全区节水活动共计发放宣传手册约15000余册,发放宣传海报3000余张。
把握常态、长效管理,持续推进国家节水城市创建
在创建工作的新形势下,江北区始终深刻把握常态长效总体要求,不断推进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工作,统筹各部门形成合力,进一步探索创新节水方式。
深入“一学多用、提高认识”。江北区以《重庆市城市供水节水条例》作为开展全区节水工作的法律依据和行动指南,不断深入学习、宣传《条例》,结合我区创建特点,通过节水周、节水专题活动等使节水意识深入人心。
做到“一个巩固、两个提高”。持续巩固创建成果,确保2024年保持创建成果持续稳定达标、2025年完成自评和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申报的整体目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推动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如雨水收集、中水利用等。提高节水载体的创建,不断扩大其他节水载体的创建,如宾馆酒店、大型商场、超市等商业用水大户,树立工商户节水先锋,从而提高全区的非居民计划用水效率。
(杨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