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上海市水务局发布了《2023年上海供水营商环境白皮书》,并正在编制《上海市供水行业服务规范》,标志着上海供水行业在水质和服务质量上的双提升,向着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供水服务迈进。
在水质提升方面,上海自2018年起实施全国第一部生活饮用水水质地方标准——《上海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通过111项指标的严格监管,确保了自来水的高品质。同济大学兼职教授、《净水技术》期刊主编顾玉亮表示,上海的自来水已不再是奢侈品,而是成为了市民生活的必需品和“第一食品”。目前,上海拥有40余座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等先进工艺的自来水厂,制水过程中的消毒剂和絮凝剂使用量逐渐减少,使得自来水口感不断提升,实现了从“不缺水,缺好水”到“既不缺水,也不缺好水”的转变。
在服务提升方面,上海市水务局供水管理事务中心在2009年《上海市自来水行业服务规范(试行)》的基础上,正在制定新的服务规范,覆盖新装(接入)服务、管道施工、居民二次供水、抄表收费、售后服务、信息公开、服务形象、投诉处理等多个方面,旨在进一步提升供水服务的及时性、便利性、准确性、透明性和先进性。
《2023年上海供水营商环境白皮书》介绍了上海供水行业的多项成就,包括韧性稳定的供水保障、严格健全的供水监管体系,以及智慧高效的供水服务。白皮书指出,上海市水务局已采取措施提升供水接入服务成效、提高“一网通办”办件量、加强供水可靠性监管、严格落实供水接入施工资质和检查制度、开展满意度测评、公共供水信息公开等。
上海市水务局表示,供水行业始终致力于让人民群众喝上更加安全优质的自来水,系统提升从源头到龙头全过程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局方将继续落实落细今夏高峰供水保障措施,提升供水安全保障水平,确保供水水量水质平稳,彰显上海供水服务新标杆。
顾玉亮教授强调,上海供水行业的进步不仅体现在水质上,更体现在服务上。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效率,上海供水行业正在向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和供水服务迈进,为市民提供更加人性化、高质量的供水服务。
(净水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