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浙江省杭州市水务集团东区公司围绕小区供水设施巡检工作,总结分析原有“线条式”巡检模式存在的不足,在实践中创新举措,推出“一对、二看、三查、四访”的“1234”工作法,大幅提高了巡检效率,有效提升了供水设施保障水平
一对:GIS数据核对
在进入小区开始巡检工作前,工作人员通过工作手机上的GIS系统,全面掌握该小区的供水管网信息,包括管线的走向、埋深、管径、材质等,分析可能存在的隐患,规划合理高效的巡检路线,为接下来的实地巡检提供精确“导航”。这种基于GIS的信息化手段,有效避免了传统巡检的盲目性和重复性,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二看:分布查看设施
进入小区后,工作人员沿着预设的巡检路线,开始查看供水设施。首先是“向上看”,查看立管是否完好,外设保温层和扣板是否脱落;其次是“向下看”,查看消火栓是否完好,水表井、阀门井等设施是否出现沉降、破损情况。在一处小区沿街商铺的市政消火栓前,工作人员停下脚步,查看其外观是否锈蚀,同时检查出水是否顺畅。这种心中带着“目录清单”的巡检方式,能够让角落里的隐患更容易被发现。
三查:开展专项检查
除了对供水设施的常规巡检,工作人员还要开展一些专项的检查。针对老旧小区巡检,工作人员会在单元楼前,逐一检查销户的单元表是否已封堵,确认是否存在私接等行为;针对“零度表”用户,工作人员会上门检查水表,核对水表度数与远传数据是否一致,通过人工复核来确定是否存在水表故障或者其他异常情况;针对小区内的第三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会检查、研判施工影响范围内供水管线的情况,同时停留旁站,观察施工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必要时进行沟通,确保供水管网得到妥善保护。
四访:搭建沟通桥梁
为了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工作人员还需要走访街道、社区、物业以及开展入户服务,倾听他们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用水问题。在一次走访中,工作人员了解到某小区用户家中用水高峰期水压不足,立即上报了有关情况,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方式,能够更加高效地促进实际工作,也增强了用户对水务集团的信任感和满意度。
2024年以来,市水务集团东区公司已累计对1027个小区的供水设施进行了全面巡查,巡护供水管线1.18万公里、消火栓9285只,发现并处理各类问题528处;小区工地旁站监护240余次,有效规避了施工造成管网破损的潜在风险;稽查取证46起,有力打击了盗用水行为,切实保障了供水和用水安全。
(杭州水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