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16日,广东省珠海水务环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珠海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立,这一举措是珠海市属国企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行动,标志着水务企业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在揭牌仪式上,珠海水控集团发布了水务科技技术攻关及应用场景清单,并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在珠高校的相关院系及研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珠海市政府副秘书长林日团出席活动并致辞。
据悉,珠海市委、市政府正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着力打造“云上智城”“天空之城”,率先以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系统推进产业化规模化发展,聚焦重点领域,全力以赴建设科技创新发展新高地。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成立珠海水务科技有限公司,是珠海水控集团顺应水务环境行业发展趋势、贯彻市委市政府以应用场景开发开放牵引新质生产力发展决策部署、带动集团科技转型的战略举措”,珠海水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子程表示,珠海水控集团将以成立水务科技公司为契机,加强科技创新、开放应用场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企业发展的含新量、含智量、含绿量、含金量,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水务服务,让科技的力量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值得一提的是,在珠海水控集团科技转型道路上,高校机构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北京师范大学黄浩勇院士团队针对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营管理精细化升级,提出了利用生产数据开发及训练预测进水状况的AI模型的建议;暨南大学智能科学与工程学院在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方面协助珠海水控集团的客服系统和装备仪表实现智慧升级;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在滨海复杂环境的管道非开挖与更新技术、供水管道破裂风险与运维决策方面为珠海水控集团提供研究方向;北京理工大学智能制造学院在污水源热泵供暖方案设计、新能源技术集成、智慧水务、工业废水处理、优质供水、水生态修复、污水资源化利用等方面为珠海水控集团提供技术指导。
珠海水控集团及水务科技公司将继续积极参与到国家和地方的重大科研项目,通过与高校拓宽产学研用的深度合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
(珠海水控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