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充分发挥技能人才的作用,江西省景德镇水务公司多举措加快促进各类技能人才培养,着力打造一支爱岗敬业、技术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
一、建立“双通道”职业发展体系,拓展技能人才职业成长通道
为激励和引导员工立足岗位学知识学技能,促进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该公司设置了管理和技术技能两条职业发展通道,同时明确了技术技能岗位与管理岗位之间的对应关系,技术技能人才在待遇和层级上与中层正职相当。此外,还完善了员工晋升和转换机制,让即有技术又有管理潜力的技能人才可以跨序列转换身份,使技能人才既能“纵”向发展也能“横”向发展。员工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职业资格等级且与个人岗位相匹配,经公司聘任后,可以提升岗位等级,并发放相应的职称或职业资格工资。
该公司的机电分公司一副主管通过努力,取得机电工程注册建造师职称,参照技术职系薪酬方案,该员工岗位薪资标准调整后相当于公司中层正职岗位薪资,并按公司职称发放二级建造师补贴,其技术技能提升得到了价值体现。
二、建立技能人才薪酬分配制度,采取“倾斜一线”薪酬机制
为充分调动抄表员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抄收任务,抄表员薪酬体系采用计件绩效工资制方式,工资由绩效工资、工龄工资、抄收计件工资、水量工资、综合考核工资组成,按照水表片区难易程度核定计件工资考核系数,设立抄见率绩效工资、抄表准确率绩效工资、抄表户数绩效工资及季度服务表现奖。只要保质保量完成抄收任务,月度考核工资较一般岗位超出约40%,多劳多得的薪资分配原则得到充分体现。
对承担苦、脏、累工作任务的一线运行工,岗位工资上调一档定;对特殊劳动付出和处于恶劣工作环境的一线操作岗位技能人才发放补偿性津补贴,如加药工、滤池操作工、化验员、水质检测员发放营养费和毒性物补贴;对艰苦边远地区的一线员工发放补偿性工资,如郊县补贴等。
三、创新技能人才培养,开展“师带徒”活动
“师带徒”是江西省水务集团落实人才强企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师带徒”“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加速一线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进度,促进各类青年员工脱颖而出、早日成才。2020年景德镇水务公司开始实施“师带徒”培养计划,每批“师带徒”计划培养周期为一年,首先以岗位定师傅,一名师傅结对两名徒弟,制定培养计划,日常徒弟跟班学习,每季度对徒弟进行考评、测试,对阶段性工作进行评价,期满参加江西省水务集团统一举行的出师考核,给予优秀师徒一次性绩效奖励。
通过开展“师带徒”培养计划,涌现出了众多表现突出的师徒,他们亦师亦友、互助成才,师傅倾囊相授传帮带,徒弟善思笃学跟学练,学习能力、业务能力均得到了提升,真正成为业务中的骨干、工作中的精英,为企业真正培养出了被认可、用得上、干得好、留得住、发展好的技术技能人才,营造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环境。
四、健全激励制度,提高技能人才相关待遇
为激励技能人才成长,展示精湛技能,该公司积极支持一线员工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并将竞赛结果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相衔接。管网分公司的一员工在江西省建设与管理系统供水行业管道工阀门拆装岗位技能决赛中,荣获第一名,由此获得加一级技能工资的奖励。
此外,该公司对技能人才在技术革新或技术攻关中作出的贡献,也给予绩效奖励。如:该公司洋湖水厂城北专线出现故障后,两名员工经过4天3夜的线路排查准确找到了电缆故障点,公司给予这两位同志每人2000元的奖励。又如:洋湖水厂V型滤池存在停电后恢复供电时,进水阀门自动关闭的问题。为解决这一安全隐患,该厂两位同志经过分析研判、修改程序、反复验证,最终彻底解决了问题,节约了生产运营成本,公司给予他们每人1000元的奖励。这些奖励举措激发了技能人才的成就感、获得感,促进技能人才踏踏实实扎根一线提高技能、创新创造。
下一步,该公司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技能人才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引导技能人才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提高技能水平,迸发创新活力,助力供水事业高质量发展。
(熊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