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55期 >2024-09-04编印

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在呼和浩特圆满落幕
刊发日期:2024-09-04 阅读次数: 作者:给水排水

本报讯  2024 年 8 月 24 日至 26 日,“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论坛”在内蒙古呼和浩特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水系统分会主办,《给水排水》杂志社、内蒙古工业大学土木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内蒙古自治区勘察设计协会、内蒙古工大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协办。

该论坛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水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加快水行业高质量发展。众多专家学者及特邀嘉宾出席了会议,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马军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邵益生先生、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韵等多位大师,以及内蒙古工业大学领导、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领导等共计 80 余位特邀嘉宾。

1-呼和浩特.jpg

内蒙古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占峰在开幕式致辞中,对参会专家表示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他介绍学校情况及发展之路,强调内蒙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收获,希望借此与专家在联合培养等方面沟通。内蒙古勘察设计协会理事长张鹏举表示会议汇聚顶尖学者,探讨水业融合创新,介绍协会情况及目标,强调专业融合与跨界创新重要性及未来方向。他指出,当前土建行业面临严峻挑战,转型发展和高质量发展迫在眉睫,此次论坛举办正合其时。创新是动力源泉,融合是必由之路,发展是根本目的。行业协会和行业媒体肩负着加强行业交流、促进行业发展的重要责任。

在主题报告环节,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马军、王盼盼围绕碳中和愿景下城乡水系统发展展开报告。他们指出城乡水系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引发的潜在灾害风险等。针对问题,提出城市水系统与乡村生态系统应协同发展,向绿色低碳、资源与能源利用方向发展,发展现代分离技术等对策,并总结了绿色低碳技术的研究进展。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邵益生在报告中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促进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的核心传导机制。他结合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实施经验,介绍了创新融合发展体会,强调驱动创新的“三个导向”,促进创新实现“四个转化”,明确要重视“四大链条”,并对城市水业科技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了“三点预判”。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张韵在报告中指出,加大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力度是行业重点任务之一。她从发展现状、问题解析、更新策略三方面展开,介绍了城市地下管网更新改造的情况,提出管网更新策略,强调管网更新改造任重道远。

25 日下午,会议在内蒙古雕塑艺术馆开展了“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沙龙”讨论。专家们围绕“创新、融合、发展”主题展开热烈讨论。在创新方面,认为创新是对固有思路的打破,源动力是让大家看到世界更多面,但创新过程会遇到阻碍,融合变得重要。创新要随时更新响应社会与行业需求,建立创新文化氛围,与工程实践相结合等。在人才培养方面,认为高校责任包括人才培养等,要联合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用数字化与信息化助力赋能教育,培养“既通又专”人才。在高校与企业的关系方面,认为合作必须建立在创新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水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搭建了产学研政紧密结合的交流平台,推动了产学研协同创新、合作创新和集成创新,为水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未来将持续推进有关对话研讨,逐步完善工作机制,持续完善平台功能,促进产学研用信息流动与转化。

(给水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