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56期 >2024-09-07编印

贵阳市水务管理局:积极探索用水权改革 促成交易水量超70万立方米
刊发日期:2024-09-07 阅读次数: 作者:综讯

本报讯  贵州省贵阳市作为一个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城市,近年来积极探索用水权改革,在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贵阳市积极响应,探索建立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在制度导向上,突出节水优先,通过法律制度层面的刚性约束促进节约用水。贵阳市深知自身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将节水作为首要任务,以制度规范推动全社会形成节水意识。在制度设计上,考虑空间均衡,基于各区县水资源条件和治水问题的差异性,实现因区约束、因情施策。不同区县有着不同的水资源状况和需求,贵阳市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政策,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在制度措施上,坚持系统治理,全方位、全链条规范全社会用水行为,系统性解决新老水问题。从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到保护,贵阳市构建起完整的治理体系,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在制度实施中,强化两手发力,通过政府“刚性有为”的用水行为规范,促进“多元有效”的水市场交易。政府的严格监管为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保障,同时激发水市场的活力,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

贵阳市水务管理局结合贵阳贵安实际,制定印发了《贵阳贵安用水权交易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并以息烽县为试点,探索开展用水权交易。今年4月,息烽县作为贵州省唯一试点县被列为全国22个深化农业用水权改革试点县之一,实施方案已于5月获得省水利厅批复,专项资金到位1998万元,本月即将进入具体实施阶段。近年来,贵阳市以息烽县为突破口,推动3座水库完成闲置水资源交易,累计交易水量73.89万立方米,完成交易金额72.84万元,初步建立起用水权初始分配、确权、交易及监管等制度体系,实现闲置水资源优化配置,突破传统管水向经营管水转变。

用水权交易对水资源进行进一步优化配置,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盘活大量闲置的水资源,弥补丰水区域水资源浪费和缺水区域用水困难的问题。同时,对有效开发和利用水资源也起着关键作用,将水资源进行利益最大化,更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贵阳市同时积极探索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各改革区都建立了用水管理机制,实行用水总量控制。按照“定额供水、计量收费、节约有奖,超用加价”的原则,下达灌溉用水定额,明确每个年度的用水总量和用水组织。目前,建立县域内管护主体、农业用水合作组织,并安装了计量设施,覆盖已实施改革区域,均已移交使用并明确管护主体。明确了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已实施改革面积区域均已开展成本调查并实行协商定价,签订供水协议且定价不低于工程运行维护成本水平。建立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机制,指导改革区域区县制定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办法,并安排了奖补资金。确立了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贵阳市农业水价改革范围主要以高标准农田项目为依托,在移交使用单位时均已明确管护主体和管护责任,田间工程实行“谁使用,谁管护”。

该市水务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探索用水权交易新路,按照“确权赋能定价入市”的基本思路和“保障供给、提高效益”的目标要求,不断探索,大胆创新,创造可复制、能推广、有实效的用水权改革经验。

1-贵州.jpg

贵阳市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积极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未来,贵阳市将继续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和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为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综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