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九月,崭新的开学季,江苏省徐州市各大校园也迎来了学生返校及新生入学,每年此时,徐州市的用水量就会大幅增加,2023年,徐州九月日供水量比八月激增近6万吨,2024年也将迎来供水挑战。为此,徐州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刘集水厂试通水,建成新管线合理调配水量,加大校园附近水质检测力度,增加网格员、“蓝帽子”与校方的联系频次,确保师生开学用水无虞。
均衡水源配置
刘集水厂试通水,供水能力增加20万吨。刘集水厂一期工程设计日供水能力20万吨,采用常规处理+深度处理工艺,与传统净水厂不同的是,刘集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过程中的深度处理环节采用了具有国家专利的前炭后砂一体化滤池,不仅在运行上更加节能,也能使出水水质得到进一步优化。试通水后,徐州首创预先制定好详细的并网方案及应急措施,沿路巡检供水管网确保管网运行安全,时刻监测雨润、新河泵站、汉王镇、大彭镇、开元、湖滨及韩山等周边沿线区域的水质,以确保水质正常。刘集水厂的投产,进一步满足了徐州城市西区用水发展需求,均衡了城区供水压力,完善了城区供水管网布置,将给用户带来更好的用水体验。
完善供水网络
彭祖大道 DN1000 重大管道工程项目为彭祖大道新建 DN600—DN1000 给水管道,全长约 5.3 千米。目前,主管道以及配套设施已全部完工,并成功并入市政管网运行。管道经分段试压、冲洗合格(0.99NTU)后,顺利实现管道并网,目前运行状态良好且稳定,水量充沛,新城区片区水压整体提升0.04Mpa。由于此段管道的建成通水,张集水厂解放生产力,形成主供市区西南片区的供水格局。经此调整,将进一步释放徐庄水厂的富余水量,为后续优化市区东部片区、大郭庄片区(中央活力区)及奥体场馆附近供水格局奠定基础,为徐州首创提升主城区用水质量发挥关键作用。
加强水质监测
徐州首创根据供水服务人口,每2万人设一个水质监测点,共设57个管网点,每月检测2次,检测8项。四个管网末梢点(矿大新校区、商贸局、老车管所、淮西客运站)每月进行一次全分析(42项)。公司联合江苏慧创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加强对解放路、南三环、大学路等校园附近检测点的水质监测。同时根据气温和水质的变化,动态掌握原水水质情况,增加化验频次,提前预警,确保终端水质达标。
密切网格联络
徐州首创为新学期的保障供水服务、加强水费回收工作,不断加强营业所网格员、“蓝帽子”便民服务队与矿大、师大、财经学校等学校之间的互动联系,不仅安排他们定期定时与校方确认近期用水需求,同时积极开展用水节水相关知识的推广宣传,为进一步奠定徐州首创与校方的良好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放假期间,学校内用水量相比平时大幅度减少,存在较多的不流通水,势必影响用水水质。因此,在开学前,徐州首创“蓝帽子” 提醒各校,请提前做好校内各类用水设施设备的检查、更新、清洗工作,确保开学后师生用水安全。
1.校内储水设备清洗
大多数学校具有蓄水池、水箱等二次供水设备。长假期间,储水设备里水的使用量非常小,基本处于死水状态,开学前须将储水设备排空,建议在开学前对储水设备进行一次清洗和消毒,杜绝可能存在的水质变化风险,保障储水设备的清洁。校内水龙头等老旧供水用具出现锈蚀,容易影响出水水质,建议更新。
2.管线末端排放
在开学前,对校内管网的末梢点,进行一次末梢水排放,水长期滞留在水管中可能会出现变黄、浑浊等情况,要进行排水后感官正常再使用。同时,检查校内消火栓,利用消火栓也可以排放管网中的存水。
3.公用水龙头清洁
建议学校对校内大浴室、卫生间等处的公用水龙头,进行一次消毒清洁工作,防止细菌滋生。
4.热水器安全性检查
校内宿舍等地有安装热水器的,建议请相关单位进行热水器安全性检查,尤其是热水器的止回系统,有逆止回流、安全泄压、排水清洗的作用,要确保止回系统的有效性,对供水安全和水质起到双重保障。
5.检查管网漏水可能
可在校内不用水时,观察总表是否转动。在未使用的情况下,若水表转动则表示内部有漏水可能,应及时排查,以免水量损失。同时,要检查水表箱井盖是否完备,保障供水设施环境安全。
6.对校园直饮水进行检查
建议在开学前请专业公司对校园直饮水系统进行清洗,检查滤芯是否需要更换和管路是否漏水,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可以对直饮水出水进行检测,确保饮水安全。
(李 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