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丰台营销分公司 张 蕾
最近迷上了看纪录片,尤其对关于历史的纪录片最感兴趣,通过以旁观者的角度看沧桑变化,看历代王朝更迭,看历代帝王的功过得失,反过来观照自身,将历史书上的老祖宗们当面镜子与自己的言行做对照,以此重建信心,明心见性,修正言行,这就是我看纪录片学历史的目的。
《大明宫》的纪录片主要讲了唐朝初期建立它的原因,建造的过程,整个宫殿如何与大唐命运相连,以及它见证了唐朝前所未有的荣耀以及战乱。
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唐玄宗当政的几十年的历史变更,唐玄宗在位前期,他的大部分时间在大明宫度过,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他重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封粟末靺鞨的大祚荣为“渤海郡王”,设渤海都督府和黑水都督府,封南诏的皮罗阁为云南王,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但是,他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贪图享受,将唐朝盛世逐渐推入灭亡的境地。他当政时期重用宦官,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感情上宠爱杨贵妃,整日和宠妃歌舞升平,任用她的祖兄当宰相,工作上不打理朝政,屡次政策失误,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由盛转衰埋下伏笔。很难想象,青壮年意气风发的天子和后期酒色犬马的昏庸老人是一个人,他本来拥有过治国的抱负,有管理才能,也有励精图治的决心,在朝局稳定后,他逐渐失去了为国为民的奉献精神,那个曾经面试了全国所有县级干部的大明宫也变成了夜夜笙歌的大型聚会场所。那些以为勤于苦读能实现人生理想的底层书生由于皇帝的昏庸与跨越阶级彻底失之交臂。李白的才华由于在大明宫即兴赋诗得到皇帝赏识,他渴望报效朝廷、建功立业。但是唐玄宗把他安置在不能参政议政的翰林院,作为翰林学士的李白政治抱负被埋没,只能靠给其他艺人作诗纾解心中烦闷。在唐玄宗昏庸的统治下,像李白这样一身抱负无法施展的青年不知道还有多少,那些趁机钻政治空子投机倒把的人又有多少?然而历史的走向会给出答案。
让唐玄宗没有想到的是,兵变来的如此之快,那个曾经得到他的信任,在大明宫跳舞的人,那个对杨贵妃极尽讨好的男人——安禄山带领20万叛军直逼长安,结束了帝国安宁。大敌当前,唐玄宗没想过如何抵抗,只想如何逃亡,悄悄离开大明宫,长安迅速陷在恐慌中,百姓流离失所。很多没来得及逃亡的皇室成员被残忍杀害。杜甫亲人目睹长安城的陷落,写下“国破山河在、恨别鸟惊心”的诗句。开元盛世只持续30年就匆匆结束。唐玄宗缔造了唐朝的辉煌,又将大唐带入深渊。最终,李隆基回到了破旧又潮湿的太极宫,在孤独中死去,不知道他在去世前会不会后悔作为皇帝的失职,会不会反省自己的一生,不应该是这样度过。
看到这里,我想起近期开展的党纪学习教育,我想,不管是共产党员还是普通群众遵守国法,生活中严于律己,脱离低级趣味都是应该遵守的准则。聪明善战的李隆基在满足现状后,在降低对自己要求,骄奢淫逸、挥霍无度后迅速遭到了反噬,更何况资质平平的普通人。通过看纪录片中李隆基的一生,让我联想到党纪学习教育的必要性,通过学习我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党员,严守党的纪律、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党的宗旨是多么重要。
加强党纪学习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政治定力。政治定力始终是党员干部奋斗生涯的“定盘星”、搏击风浪的“压舱石”。就像身体不能缺钙,否则就会得“软骨病”,党员干部也不能失去政治定力,否则就会失去前进的力量和方向。工作上严于律己、克己奉公,生活上艰苦朴素是一生要践行的行为准则,否则一个国家会灭亡,一个企业会破产,一个创造过功绩的生命也会被欲望吞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