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要闻总第3464期 >2024-10-05编印

吾心安处是民生
刊发日期:2024-10-05 阅读次数: 作者:程 岗

●程 岗

山环水绕,江峡相拥。重庆是一座山城,也是一座水城,在长江和嘉陵江的环绕中繁衍生息。巴山渝水,是重庆的地理名片,也见证了建国75年以来重庆的沧桑巨变。如今,当一座座水厂巍然屹立、一条条管网交错延展、一股股清流润泽万家,城市的点滴画面纤毫毕现,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每一步坚实的足迹都为这座山水之城留下了城市供水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重庆供水自1932年打枪坝和大溪沟起航,由此开启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重庆供水史。一代代“渝水人”与祖国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与时代共奋进,在不同历史时期写下了惠民生、保稳定、促发展的辉煌篇章,使重庆供水发生了沧桑巨变,为服务重庆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向政府、上级和市民交出了一份民生保障的高分答卷。

1-重庆供水地标——打枪坝水塔雄姿.jpg

重庆供水地标——打枪坝水塔雄姿

创业之路——蜀饮从此不再难

滔滔两江,哺育山城。千百年来,国人但知“蜀道难”,却不晓“蜀饮难”,重庆虽坐拥两江,用水环境却苦于“疾疫丛生”“火灾迭见”。为之喝上一碗清澈甘甜的自来水成为了当时山城百姓梦寐以求的愿望。

让我们追溯时光的足迹,找寻那些被尘封的过往……

茂密的黄桷树下,斑驳的水塔边,听雀鸟鸣叫,感清风徐徐……打枪坝自来水厂是“山城第一口自来水”的诞生地,对于老重庆人来说,他绝对是感情深厚的“老伙计”。

1929年重庆设市,打枪坝水厂同年开工兴建,这是中国人独立设计的第一座现代自来水厂。1932年,重庆市自来水公司成立,打枪坝水厂投运供水,开始服务山城,这在中国现代给水工程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建国后,公司职工激情满怀,逐梦而行,热火朝天的投入生产建设中。以最大的热情忘我工作,为城市供水事业不断添砖加瓦。1977年,公司年供水量突破1亿m3大关,比建国初期增长近35倍。上世纪80年代,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公司紧抓机遇,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正轨。1997年重庆直辖,公司事业发展更是蒸蒸日上。九十年代,两座设计能力为30万m3的现代化水厂——和尚山水厂、梁沱水厂拔地而起,使公司供水能力增至103.5万m3,服务面积269.1 km2,服务人口达 235.7万。

发展之路——践行“供水为人民”初心

进入新世纪,水务行业正式迈入“大水务”时代。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司紧扣重庆城市化进程,全面启动实施“主城净水工程”,全力推进主城旧管和“一户一表”改造、水源保护和原水监测工程。全司日供水能力增至143万m3,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可靠性得到大幅提高,出厂水水质优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符合国家公认的健康水标准——微碱性水。对全面提高重庆主城的供水水质,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用水,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提升城市竞争力带来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2003年以来,自来水公司以每年约10万户的速度大力推进一户一表改造,至2012年,累计完成一户一表改造73万余只,屡获政府和市民好评。2014年至2017年间,自来水公司承担并完成主城“一户一表”改造约50万户,占全市80万户总改造量的60%以上。通过实施户表改造工程,切实提高了居民饮用水水质,对维护用户权益,创建和谐社会,增加市民对供水服务满意度起到重要作用。

开拓之路——“十年磨一剑”铸就跨越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伟大变革,是重庆水务事业飞速发展的十年。即为公司生产经营管理带来了一次次的思维撞击,也为公司经营发展迎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挑战和机遇。

面对主城经济建设发展供水需求日趋紧张,区域板块供能不足的严峻形势,公司抓紧推进主城供水急需的重大项目建设,新增日供水能力35万m3,为从源头上解决缺水问题打下了坚实基础。退役沙坪坝中渡口趸船,公司全面进入了深井供水时代。

为打通输水“肠梗阻”,公司攻坚克难实施“破瓶颈”重点项目60余个,新建管道120余km,提升日输水能力近30万m3。公司积极推进主城老旧管网改造,十年来共计改造老旧管道600km,年节水近百万m3,管网水浊度有效控制在0.4NTU以下,管网安全性能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在新建小区逐步推行不锈钢管道,使供水水质更加安全可靠。

为全力提升供水服务品质,公司从简流程、减环节、压时限、优服务等方面深化用水“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免费办理用户过户销户业务,深入推进“营业精细化”管理,使用户缴纳水费更加安全高效。实现便捷快速的居民报装“一次都不跑”,提高营销信息化管理程度和服务便捷性。充分利用DMA分区的建设成果,及时准确推送用户停水信息,竭诚为用户服务。

党建强则企业强,公司党委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核心作用,把加强党的建设融入中心工作,增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实现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先后应对了春旱枯水、罕见低温、两江洪水、新冠疫情、高温高浊、山火肆虐等突发事件的严峻考验。带领干部职工只争朝夕完成江南新城应急供水工程、江津区二沱水源地引水应急迁建等重点工程,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累计实施主城区老旧居民住宅用水一户一表改造24万户,使更多的家庭受益。千里驰援河南卫辉灾后供水管网重建,雪中送炭支持石柱县长沙村乡村振兴供水改造工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用水条件。新成立大渡口营业管网所,九龙坡营业管网所、北碚水厂营业大厅搬迁新址,使群众办理供水业务更加便利。全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实现了歌乐山地区乡村群众与城市居民同等享受优质安全洁净的饮用水。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抢险救灾、攻坚克难的工作优势,确保安全优质供水。用便民利民的实措实举,让党旗在供水服务一线高高飘扬。

奋进之路——新赶考路上阔步前行

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纵观92年创业史,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始终走在奋斗超越、自强不息的道路上。公司供水规模不断扩大,由建司时的2座水厂,日供水能力1万m3,发展到现在设计日供水能力150万m3,实际最高日供水量138万m3,供水能力提升了138倍。拥有日供水能力20万m3以上的大中型水厂4座,3个营业管网所,1个工程分公司,供水加压站26座,DN100以上的市政管线长度近3300km,供水服务人口从不足3万人发展至550万人,供水水质位居全国前列。并在多次百年未遇的重大自然灾害和城市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中,有效保障了主城数百万市民的全天候安全供水。公司及下属单位荣获了“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创建文明行业示范点”、“重庆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辉煌的荣誉。一个个辉煌数字的背后,凝结着一代代水务人的心血、青春、辛劳和汗水。

公司的快速发展,折射的是大重庆的崛起。从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经济中心”,到胡锦涛同志为重庆发展导航定向的“314”总体部署。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美丽中国”新愿景和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无不激励着3400万巴渝儿女开拓奋进。

在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构建坚强民生保障的进程中,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正以日新月异的面貌和坚定稳健的步伐,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服务高品质生活的新赶考之路上阔步前行。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预示着重庆生态文明建设将快步进入一个不同以往的发展时期,重庆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将认真秉承“政府放心、市民满意、企业增效、员工乐业、伙伴共赢”的宗旨,并将其淬炼为锐意开拓的不竭动力,创新进取的精神源泉和应对挑战的坚定信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以“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竭诚为山城人民服好务。在新时代新征程新重庆的发展巨潮中,以全面深化改革实效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注入更多水务力量,为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